第63章 :咱這是不是在搶錢?(1 / 2)

“奶奶,這是今天賣竹編的錢,您數數看,一共有多少”?

吃過晚飯後,沈雪梅把裝錢的布兜子交到賈老太太手裏。

“一共是876塊零5毛,一個早晨你賣了這麼多錢”?

數著手裏的大團結,老太太的眼睛瞪得比雞蛋還大。

“奶奶,這些錢不是純利潤,裏麵還包含著本錢,材料錢,六個爺爺和李二哥的工錢都還沒去掉呢!我大體估算過了,這些錢裏麵,成本得有175塊左右”。

沈雪梅趕緊給老太太的腦袋降溫。

“這些我都知道,也就是說,去掉工錢,不算場地錢還有你和爺爺的工錢,今天一共賺了720塊,是吧”?

算起賬來,賈老太太的腦瓜比年輕人轉的還快。

“嗯,奶奶!不過,這720塊裏,還沒去掉我今天買菜和煙酒花的那18塊5毛錢呢”。

“那倆錢是小錢,就是去掉你買東西花的,咱今天還純賺了702塊呢”!

老太太掐著指頭,腦瓜在飛快地轉動:

“一個月6個大集,照這麼個賺法,咱家一個月下來,能賺4200多塊,雪梅,咱這是不是在搶錢”?

賈老太太不是沒見過錢,她這輩子見過很多錢,也見過大錢,但那都是過去式了。

在眼下這個收入和工資都不高的80年代,一個月能賺四千多塊,她簡直難以相信。

“奶奶,這賺的不算多,接下來我還要想別的辦法,以後咱賺的錢要比這些多得多!咱現在得考慮考慮要不要再雇人,雇幾個合適”?

嗯?

這賺的還不算多?還要再雇人?

孫媳婦這野心夠大的!

賈老太太把眼光移向老伴:“再雇人咱家裏這點地方夠不夠用”?

“再加三四個人,擠擠也能對付,再多就安排不下了,幹起活來礙事”。賈老爺子實話實說。

“雪梅,你爺爺的話你也聽見了,最多能再雇三四個人,你是怎麼打算的”?

老太太很重視孫媳婦的意見。

“那就再雇四個人,爺爺您看行嗎?咱現在的竹編供不應求,手裏的本錢買竹子也綽綽有餘,不能眼看著能賺到的錢不賺,是吧”!

能賺到的錢必須賺,不然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沈雪梅堅持己見。

“好,就按雪梅說得辦,有錢不賺咱豈不是成傻子了”。賈老太太一錘定音。

“那從哪裏雇人,雇誰你可得想好了”。

賈老爺子向來不違背老婆子的意願,老婆子說太陽從西邊出來,那就是從西邊出來,他從不懷疑!

可他的徒弟就這麼幾個,他可不能再變出幾個徒弟來。

“爺爺,雇人的事好辦,從自己村雇幾個也行”?

為了能早點雇到人,沒等賈老太太開口,沈雪梅搶著接過了話茬。

“從自己村雇?不行,自己村的人不好打交道”!賈老太太一口否決了孫媳婦的提議。

自從沈雪梅展現出做買賣的天賦和本事,老太太很少幹涉她的決定,她的建議和想法,大多時候老太太都會采納,唯獨雇村裏人這件事,老太太反應強烈。

其實,仔細想想,老太太的心情可以理解。

大夥兒都窮的時候,人心很樸實,鄉裏鄉親的,誰也不會嫌棄誰,彼此間也沒有什麼好眼熱的。

可一旦你賺錢了,發達了,對方還過著窮日子,人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就會有人嫉妒你的發達。

一樣的人,憑什麼他能賺到錢,而我不能?一旦有了這樣的心思,對方就會跟你攀比,就會跟你較勁,最後想著法兒算計你,跟你對著幹。

賈老太太是個經見過大世麵,而且洞達世情的人。

她活了大半輩子,什麼人沒見過?什麼樣的事沒遇到?什麼虧沒吃過?世事已經把她磨練成一個市井哲人。

這世上,還沒有她看不透的人和事。

她可不願意因為雇村裏人,給老賈家養出幾個冤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