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咱這是不是在搶錢?(2 / 2)

“雪梅,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雇村裏人做事,你對他們再好,他們也不會像你爺爺的徒弟們這樣回饋你。再說了,他們知道錢這麼好賺,會不會生出二心來和你搶生意”?

老太太是真的被村裏人搞怕了,油炸地瓜幹買賣不就是讓村裏人攪合的不好做了嗎?也不知道大江兩口子今年能不能賺到錢?

孫媳婦太實誠了,這不是好了瘡疤忘了疼嗎?!

賈老太太說的想的都很在理,可沈雪梅不怕應對村裏人,她有自己的思路和策略。

“奶奶,竹編賺錢,村裏人哪個不知道?可他們就是知道錢好賺,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80年代雖然遍地都是機遇,可沈雪梅重生過來好幾個月了,也沒見身邊有幾個富翁。

很多時候,機遇來了,要有膽識,還得加上運氣才能抓住。

竹編這門生意,村裏人肯定都想做,可他們一來因為手裏沒有資金,二來沒有沈雪梅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所以,隻能幹瞪著倆眼,看沈雪梅發財。

村裏人都不傻,他們肯定知道,做生意向來有賺就有賠,竹編這門生意雖然賺錢,但並不是沒有風險。

編出來的東西質量不好咋辦?拿到市場上賣不出去咋辦?幾百元的本錢,如果經營不善,就會血本無歸。

沈雪梅就算沒有先知先覺的優勢,就算一不小心賠本了,但她還年輕,大不了重新來過。

上輩子能把公司做成連鎖企業,這輩子就算跌倒了,她也有能力很快爬起來。

可對80年代土裏刨食的農村人來說,一車竹子五六百元的本錢,他們大概得兩三年才能攢下,一不小心賠光了,家底不厚的還不得哭死!

沈雪梅朝賈老太太笑笑:

“奶奶,你隻管從村裏雇人就好了,我們不必怕他們生出二心,就算他們有能力另起爐灶,也搶不走咱的生意”。

“那好吧,既然你這麼有信心,我也就不必瞎操心了,雇人的事,讓你李嬸子幫著辦,她和村裏人的關係比咱熟”。

孫媳婦胸有成竹,賈老太太卸下了心裏的包袱。

李嬸子是婦女主任,在村裏說話做事一向很有分量。

第二天,她就風風火火地找來四個人:“伯娘,人我給你領來了,具體事你們雙方當麵談,行不行你們自己決定”。

沈雪梅仔細打量了幾眼站在堂屋的四個男人,內心挺滿意。

他們的年齡都在60歲上下,一個個沉默寡言的,一看就是樸實厚道人,隻是那個年齡稍微小點的有些油腔滑調。

賈老太太對四個人很客氣,衝茶,遞煙照顧得很周到。

“都是一個村的,我們家的情況大夥兒都了解,李家嬸子把該說的話,大概也跟你們說得差不多了,如果你們沒有意見,明天就來上工吧!工錢待遇和前頭那六個人一樣......”

賈老太太做事向來不藏著掖著,雖然這四個人手藝比不上老頭子的徒弟們,但工錢待遇她不想弄出兩樣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如果一樣的工人弄出兩樣的待遇來,不但顯得她偏心不厚道,還容易讓雇工們心生嫌隙,那樣會動搖軍心。

老頭子的徒弟們把生意當成自家的,她心裏有數,逢年過節的偷著獎勵他們,誰也不知道。

“那咱就定好了 ,明天我們就開始上工”。

新雇的工人一聽工錢和待遇跟賈老爺子的徒弟一樣,個個樂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後了。

“奶奶,這四個人中有一個看上去挺油滑的,也不知道他人品怎麼樣?以後會不會鬧幺蛾子”?

沈雪梅一向對油滑的人有成見。

“那人是馬建剛的親戚,兩人是姑表兄弟,既然他已經來咱家了,就不好駁了他的麵子,以後有些事上點心就行”。

賈老太太留下村書記的表哥李大柱,肚子裏別了一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