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梅一眼就看出趙大柱是個油滑人,人老成精的賈老太太怎能看不出來?
嫁到大官莊村50多年了,老太太對村裏的人和事明鏡似的。
趙大柱是個啥樣的人,她心裏很清楚——心靈手巧,有點小聰明,但是沒有主心骨,屬牆頭草的,腰裏別著個轉葫蘆。
這樣的人可以利用,但不能委以重任,有時候,得多個心眼提防著他。
賈老太太留下他,是想通過他辦成一件事。
孫媳婦胃口大,變著法兒想賺更多的錢,家裏就那麼點地方,不趕快解決場地問題,耽誤她賺大錢咋辦?
是親三分向,賈老太太想利用趙大柱和馬建剛的表兄弟關係,通過他租下村裏閑置著的竹編作坊。
70年代初期,大官莊竹編興盛時,村裏組織起一幫人,專門替外貿公司代加工竹編產品。
70年代中期,竹編生意被迫掙斷後,那個占地三四畝的作坊就閑置下來了,如果能把它租下來,就是再雇上二三十個工人也不成問題。
賈老太太明白,想租下村裏的竹編作坊,如果自己家的人出麵,能搞定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
隻有借助外力,關鍵時候自家人再加把力,才有可能拿下。
老太太正考慮怎樣借力時,李嬸子恰好把趙大柱領來了。
好歹也是姑表兄弟,而且李大柱年齡還比馬建剛大了差不多有十歲,由他去疏通馬建剛的關係,是最合適的人選。
沈雪梅不是賈老太太肚子裏的蛔蟲,當然不會知道她還別了這麼個心眼。
再說了,剛重生過來不久,她還不知道老賈家和馬建剛之間有很多恩怨呢。
......
馬建剛和賈耀竹是同年同歲的發小,年輕的時候,兩人好得跟一個頭似的,善良厚道的賈耀竹,平時總是處處謙讓、照顧著馬建剛。
賈耀竹年輕的時候,老賈家的日子都過得很紅火。
那時候,賈老爺子帶著六七個徒弟,憑借著世襲的高超手藝,天天大把大把地往家裏賺錢,賈老太太的娘家還不時地在財力和物力上支援他們。
而那時候馬建剛家的日子,卻過得苦哈哈的。
馬建剛的父親手拙,老馬家是大官莊村唯一幾戶不會竹編手藝的。
光靠土裏刨食,沒有一點經濟收益,老馬家不僅日子過得苦,還經常被村裏人瞧不起。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青少年時候的賈耀竹知道馬建剛家裏窮,每當自己有了好東西,都要拿出來跟他分享。
而心思重的馬建剛根本不領他的情。
一次,賈耀竹把舅舅從省城帶來的糕點送給馬建剛時,馬建剛表麵上高興地接下了,一轉身,他就把糕點扔到地上,狠狠踩了兩腳後,又在上麵撒了一泡尿。
隨著年齡的增長,馬建剛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覺得賈耀竹對他的幫助,是一種變相的施舍。
表麵上他和賈耀竹一直是好哥們,內心裏卻把這個善良的發小當成了敵人。
因為一個女人,馬建剛對賈耀竹的敵視步步升級。
馬建剛看上鄰村一個漂亮姑娘,可那個姑娘卻對他不來電,姑娘看上的是斯文儒雅,溫潤如玉的賈耀竹。
“那姑娘是我先看上的,朋友妻不可欺,你離她遠點,不要奪人所愛”!
妾雖有情,郎卻無意,賈耀竹根本就沒看上那姑娘,馬建剛卻不明就裏,差點跟發小翻臉。
賈耀竹很能體諒馬建剛的心情,家庭條件堪憂,能說上個媳婦不容易,所以,一點都沒跟他計較。
第二天,賈耀竹就對中意他的姑娘表明了態度:
“我現在還沒有娶妻的打算,你還是考慮考慮馬建剛吧,他人挺好的”!
不能嫁給謙謙君子賈耀竹,馬建剛看好的姑娘最後答應了父母給定下的婚事,轉頭嫁給了別人。
心心念念的美人嫁做他人婦,讓馬建剛很受傷——難道自己連發小不願吃的剩菜都撈不著?這他娘的活得也太窩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