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1 / 2)

沈雪梅的禮,的確是送到縣長大人心坎上了!

晚上回到住處,周若男從壇子裏夾出一塊醃肉,簡單地切了切,就著熱好的饅頭,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這世間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

美食不僅能給人帶來味覺體驗的滿足,還能給人帶來愉悅感,讓人暫時忘記責任和煩惱。

對周若男來說,沒人為自己立黃昏,有人問自己粥可溫也是一種溫暖,她感動於沈雪梅帶給自己的這份無聲的溫暖。

有了饅頭和醃豬肉,這個春節過她可以過得省事些,她這個不愛做飯的人,不必為每天吃什麼費腦筋。

對沈雪梅這個懂人心、能理解人的聰明姑娘,周縣長又多了一份喜愛。

給周縣長送完禮,沈雪梅又去了一趟海城,高大偉的老娘幫了竹編廠這麼大的忙,她那裏也得送份禮過去。

“你這孩子,天天忙得腳不沾地,還抽空往這裏跑啥?我這裏什麼都不缺,你甭總惦記著”。

老太太一見到沈雪梅就眉開眼笑,這孩子沒忘本,自己幫了她牙大小一點忙,她一直記在心上。

“您別和我客氣,這不是快過年了嗎?我奶奶讓我給您送點不值錢的東西來”。

沈雪梅把帶來的饅頭、醃豬肉、炒花生還有小鹹菜,一一拿出來擺在老太太麵前。

“你......這......這怎麼好......”

高老太太看著這些在城市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感激得不知道該說啥了。

高總經理那裏,沈雪梅不打算送禮了,這些鄉下人愛吃的東西,他那個傲嬌的夫人不一定喜歡,對一個孝順男人來說,讓他的老娘滿意,比讓他滿意更重要。

處理完各種人際關係,就是小年了,在農村,一到小年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忙年。

1986年的春節肯定與1985年的不同。

去年春節前,沈雪梅已經把油炸地瓜幹買賣轉給李大江夫妻倆,準備明年轉戰竹編行業,所以過年時,她無事一身輕。

今年春節,她不會再像去年那麼輕鬆。

嘉美竹編接的是外國人的訂單,外國人又不過年,春節再重要,也不能耽誤生意呀!

在對待國外訂單這件事上,沈雪梅不敢有半點馬虎,她必須縮短春節放假時間。

沈雪梅已經和爺爺奶奶商量好,今年過年要低調點,不必像去年那樣大張旗鼓地抖威風了。

全家每人置辦兩套新衣服,打扮得體麵闊氣點,備足年貨該吃吃,該喝喝,兩個姑媽走完娘家後,正月初六全家人就得搬到鄉上去。

1986年的春節,老賈家雖然沒像去年那樣鞭炮放得震天響,但仍然讓大官莊村人議論紛紛:

“老賈家怎麼不像去年那樣抖威風了”?

“人家的威風早就抖起來了,你沒看見人家那日子像火箭一樣,在“噌噌”得往上竄嗎”?

“是呀,人家過完年就要全家搬到鄉上去了,老賈家這次是真發了”!

“能不發嗎?咱村裏有幾個賈老太太那樣的神人?賈老爺子那竹編手藝,全墨水縣能找出第二個來嗎?還有人家那孫媳婦,咱全村的年輕媳婦綁成把,也沒她一個人頂用”。

“你們不知道吧?沈雪梅那小媳婦太會做買賣了,賺起錢來像印鈔機一樣,人家連海城外貿公司都能攀上,現在是在賺外國人的錢”!

“唉!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咱怎麼就攤不上個會賺錢的媳婦兒”?

“......”

村裏人的羨慕嫉妒恨,沒對老賈家造成半毛錢的影響。

一家人歡天喜地過大年,不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還把小泥也叫了過來。

讓小泥來老宅過年,是沈雪梅提出來的:

“奶奶,今年過年讓小泥和咱們一起過吧?黃媚春一直把她當成累贅,那孩子沒人撐腰,活得怪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