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互通有無,強強聯合(1 / 2)

“雪梅,你真厲害!我們不敢想的事,你都能辦成”!

聽到縣政府已經決定建設服裝市場的消息時,朱展華這個七尺男兒,不由得對沈雪梅伸出大拇指——

這個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姑娘能量不小呀!用一份請願書就能換來一個服裝市場,這樣的姑娘絕非等閑之輩!

“雪梅,我得把服裝市場準備開建的事告訴商戶們,讓大家好好感謝你”。

朱展華是個光明磊落的男人,給縣政府寫請願書是沈雪梅的主意,推動服裝市場建設也是她一直在出力,他不能讓商戶們以為這些事都是他做的,把功勞記在他身上。

“朱大哥,你大可不必這樣做,我們隻要能爭取到一個固定的服裝經營場所就好,無所謂誰的功勞”。

沈雪梅知道,現在的朱展華正是揚名立萬,樹立威信的時候,墨水服裝市場的發展,將來需要他的帶動,自己隻需要跟在他身後,給他出謀劃策,賺自己該賺的錢就行。

樹大招風,尤其是長成她這樣的,本來就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果再急吼吼的到處出風頭,還用做買賣嗎?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守著她的竹編生意,一直吃老本算了。

再說了,沈雪梅幫大家申請到一個服裝市場,也是為了她自己好嘛!

她現在有點錢了,覺得自己身嬌肉貴了,既想進軍服裝行業,又不願在服裝市口風吹日曬,才會突發奇想的。

沈雪梅不讓朱展華對外宣揚主意是自己出的,還憋了一個小心思。

生意場上最好的相處模式是強強聯合,單打獨鬥不容易成大事,利益交換,互通有無才能一起發財。

沈雪梅把好名聲讓給朱展華,想和他做個利益交換,從他那裏獲取進貨渠道。

服裝市口的衣服都是商戶們從南方進回來的。

雖然沈雪梅根據上輩子的記憶,知道幾個服裝市場的名字,但商戶們的衣服具體來自哪座城市的服裝市場,她還摸不準。

後世沈雪梅記憶中的那些服裝市場,經營的服裝檔次肯定和現在的不一樣,如果她想進回和市場對路子的衣服,就離不開朱展華的幫助。

朱展華的進貨渠道和進貨經驗,是用5000塊買出來的。

沈雪梅覺得,自己要進入服裝行業,剛開始必須由他帶著進場,才能少走彎路,不用交學費。

“朱大哥,你要感謝我可以用其他方式,下次進貨時,你可不可以帶上我?我沒接觸過服裝這一行,今後我就拜你為師了”!

沈雪梅早就想好,服裝市場投入使用前,她必須熟悉各種進貨渠道,才能在開業後,根據市場需求迅速組織貨源。

“拜我為師不敢當,帶著你進貨沒問題,隻要你能吃苦,不怕累就行”。

朱展華之所以後來能成為墨水服裝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全因為他是個心胸寬廣的男人,他痛快地答應了沈雪梅的要求:

“出去進貨時,我會提前告訴你,不過你要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

“好的朱大哥,我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受累,隻要你肯帶我這個徒弟就行”。

吃苦受累怕什麼,沈雪梅又不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富二代。

上輩子把裝修公司做成連鎖企業,她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別人根本想象不到,這輩子,剛重生那會兒,她吃過的苦,受過的累還少嗎?

決定進軍服裝行業時,沈雪梅就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準備,她不能忍受糟糕的經營環境,但她從來不怕吃苦。

沈雪梅為了在墨水縣的服裝行業開疆拓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打算,副縣長丁擁國正在為建設服裝市場,馬不停蹄地奔忙。

遵照周若男的指示,丁擁國同誌來到服裝市口,十分耐心地詢問了商戶們對服裝市場有什麼要求。

80年代的個體戶都非常樸實,政府能答應給他們建個固定的經營場所,他們就感激不盡了。

商戶們沒提過分要求,隻要服裝市場能遮風擋雨,有個可以擺放衣服的櫃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