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互通有無,強強聯合(2 / 2)

他們隻是按照朱展華的想法,跟丁副縣長提了兩個小小的建議:

一、為了不流失原先的顧客,服裝市場最好建在河灘大集附近。

二、建成後的服裝市場最好單獨經營,不能和小百貨等攤販混在一起。

當然了,這兩個建議都是沈雪梅同誌想出來,通過朱展華趕在丁擁國同誌展開民意調查前,告訴商戶們的。

丁副縣長把商戶們的要求反饋回去後,周若男感慨到:

“老百姓太樸實了,他們這是不願意給政府添太多麻煩啊”!

因為政府財政吃緊,縣委領導反複研究後決定,服裝市場可以建在河灘大集附近,也可以單獨經營,但是市場建設時要一切從儉。

有了具體的建設規劃,丁副縣長工作幹勁更足了,他把服裝市場選址在離河灘大集不遠的水秀街附近,拆除了那裏一處閑置多年的破舊廠房後,便開始動工建設了。

丁副縣長承諾商戶們,服裝市場9月底就可以完工並交付使用。

服裝市場建設期間,沈雪梅沒有閑著,她投石問路,跟著朱展華去蘇南省的虞城服裝批發市場轉了一圈。

在虞城,沈雪梅見識了80年代的服裝批發市場是個啥樣子。

80年代的服裝批發市場還沒有被統一管理,既沒有戶外廣告,也沒有路牌指引,如果沈雪梅自己一個人來,要找到這裏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幸虧有朱展華這個引路人。

跟在朱大哥屁股後頭走進服裝批發市場時,沈雪梅被裏麵的場景驚呆了。

市場是大棚式的,櫃台是水泥砌的,裏麵的攤位一個緊挨一個,因為光線昏暗,裏麵還扯了電燈照明。

大多數攤位上,衣服都是一堆堆的冒著尖放在那裏,進貨的人連看都懶得看,抓起衣服就往蛇皮袋子裏裝。

“襯衣大減價,全部5元一件,快來選,快來看”,

“西褲跳樓價,8元一條,要多少有多少”。

“牛仔褲按‘打’賣,一打80元......”

“短褲汗衫多要論‘斤’稱,白菜價賣了......”

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吵得人腦仁疼。

看著這些胡亂堆著的廉價衣服,沈雪梅直搖頭,她實在是看不上這些太過便宜的地攤貨。

難道自己將來就要把這些廉價衣服賣給別人?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衣服不僅僅是用來遮體和禦寒保暖的,它可以愉悅自己的心靈,也可以愉悅別人的眼睛。

現階段,沈雪梅不求自己賣出去的衣服能提升顧客的形象,但至少要讓顧客穿在身上有模有樣的。

就眼前這些小山一樣堆在攤位上的衣服,沈雪梅寧肯不進入服裝行業,也不會把它們帶回去糊弄顧客。

“朱大哥,這批發市場上隻有這些衣服嗎”?

沈雪梅看著朱展華,滿臉失望。

“你是不是覺得這些衣服太廉價了”?

朱展華知道沈雪梅肯定看不上這些地攤貨,他當時也不願意把這些地攤貨帶回去,可河灘大集那樣的經營環境和消費人群,好衣服根本沒有市場。

他不是沒進過質量好的衣服,那些衣服進回去擺在雨布和鋼絲床上,質量再好顧客也把它們當成了地攤貨。

因為進貨一事,朱展華和老婆趙春玲沒少吵架。

後來,是趙春玲的一句:“如果你非要和市場對著幹,到最後就得把老本賠上,那咱兩個還不如卷鋪蓋回家種地算了”!才讓朱展華改變了初衷。

沈雪梅的失望表情,讓朱展華看見了希望,如果能多個人和他一起挑戰地攤貨,墨水縣服裝市場才有發展前景。

“雪梅,這個市場上有一家批發好衣服的,走,我帶你去看看”。

朱展華想和沈雪梅強強聯合,讓墨水縣服裝市場一步步走向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