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做生意要有長遠眼光(1 / 2)

“雪梅,你看這家的衣服怎麼樣”?

沈雪梅跟著朱展華把服裝市場快要轉遍了,才看見一處讓自己眼前一亮的攤位。

同樣是搞批發,這家攤位上的衣服,一部分整整齊齊地擺在水泥櫃台上,一部分一件件掛在衣架上。

衣架上的衣服都是熨燙過的,掛在那裏看起來很特別,沈雪梅摸過衣料後,朝朱展華滿意地笑了笑。

這才是她想要的衣服。

“老板,這襯衣多少錢一件”?

沈雪梅指著一件做工精細,針腳齊整的襯衣問攤位老板。

“你零買還是批發”?

老板是個細心男人,看上去挺斯文的。

“劉老板,這是我給你帶來的大客戶,別磨嘰了,說個批發價”。

朱展華和老板一看就是老熟人,說話一點都不客氣。

“你們是一塊的”?

“我的衣服質量好,價格貴你是知道的,你們那市場,這樣的貨能賣出去嗎?可別進回去砸在手裏,過季的衣服我是不退貨的”。

攤位老板叫劉文益,說話慢條斯理不緊不慢的,他一直記得好衣服朱展華那裏沒有銷路。

“劉老板,你別管我們能不能賣出去,隻管報價行了”。

沈雪梅沒時間和劉老板瞎嗶嗶,別人賣不出去的東西,她沈雪梅不一定賣不出去!

“這襯衣料子好,版型好,做工也好,批發要10塊錢一件”。

“人家別的攤位才5塊一件,你這比別人翻了一倍,也太貴了吧?進回去誰要”?

劉老板要價10塊一件的襯衣,聽得朱展華兩隻眼睛整整大了一圈。

一件襯衣批發價的利潤在兩塊左右,進價10塊一件的襯衣比人家的賣價還貴了兩三塊,這樣的貨進回去,能賣掉的概率幾乎為零。

這就是朱展華明知道劉老板這裏有好貨,而不敢問津的原因。

“朱大哥,這襯衣你現在進回去可能賣不掉,等服裝市場建成了,我覺得應該好賣”。

沈雪梅並不覺得這襯衣貴,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她這個活了兩輩子的人,要比80年代的朱展華理解的深刻。

“就是,還是這妹子識貨”!

“朱老板,做生意要有長遠眼光,你現在進便宜貨可以,等服裝市場建好了,我建議你還是進點好貨回去賣,我的貨保證比那些廉價貨有賺頭”!

劉文益並不像別的攤主那樣,見到個人就急吼吼地非要把衣服塞給人家,上趕著不是買賣,他對自己的衣服很有信心。

酒香不怕巷子深,他這些版型好,做工精細的衣服總有識貨的,這不,眼前這個漂亮得讓他都不敢多瞅一眼的美女,就很欣賞他這些衣服。

“妹子,你也想做服裝生意”?

看沈雪梅是個識貨的,劉老板就像遇到了知音:

“如果你真想幹這一行,最好不要和別人一樣,賣那些便宜貨,廉價衣服看上去賣的多,其實沒有我這樣的衣服賺錢,關鍵是,賣地攤貨你的生意永遠做不大”。

“我知道了,謝謝劉老板的提點”。

沈雪梅朝劉文益笑笑,這些道理她早就懂得,擺攤賣廉價貨,她還不如不幹服裝這一行。

進軍服裝行業,沈雪梅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她想在這一行業裏闖出一片新天地,把經營服裝做成一份長久的事業,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若以後世的眼光來看,沈雪梅非常認可劉老板的衣服質量。

......

沈雪梅一邊和劉老板磨牙,一邊觀察著他的生意,和那些批發廉價衣服的攤位相比,劉老板的生意似乎沒有那麼好。

可沈雪梅根據他的報價估算出,他批發的總量雖然沒有別人多,賺得並不一定比別人少,別的攤位批發一件襯衣隻有一兩塊的利潤,他批發一件能賺四五塊。

如此看來,在80年代選擇做中高檔服裝批發雖然挺不容易,但隻要能長期堅持下去,就有做大做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