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爺子身上的工匠精神,讓沈雪梅非常敬重。
如果沒有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老爺子製作不出那一屋子的鳥籠藏品。
不把鳥籠製作當成一門純粹的生意,無論收入如何,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不改初心,始終心係技藝和文化傳承。
胡老爺子這種鍥而不舍,永不言棄的精神,在改革開放的80年代,是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沈雪梅很想盡自己的能力幫老爺子一把。
“胡爺爺,您的鳥籠外國客商肯定能相中,不過,客商有要求,他要親眼看到樣品鳥籠才會確定能不能下單,如果您有興趣做這筆生意,我得拿幾個鳥籠送到外貿公司,讓外國客商挑選”。
沈雪梅打量著滿屋子的鳥籠,征求老爺子的意見。
“姑娘,隻要外國客商能相中咱的鳥籠,怎麼著都行!這些新作的鳥籠,還有那些藏品你隨便挑”。
胡老爺子不怕客商挑剔,褒貶的是買家,喝彩的是閑人,這年頭識貨的人少,他巴不得能有人對自己的鳥籠評頭論足。
“胡爺爺,那些藏品都是您的心血,我真不舍得拿去給外國客商,我隻從裏麵挑兩個當樣品,其餘的您留著往下傳承吧”。
沈雪梅把那個雕刻著50多個人物的四腳畫眉籠,和一個刻有十八羅漢的百靈籠,從胡老爺子的藏品室裏挑選出來,然後,又在他新製作的鳥籠中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樣品。
沈雪梅之所以這樣挑選,是參考後世的眼光,為胡老爺子的鳥籠利潤最大化考慮的。
她覺得澳洲客商肯定會選中那個四腳畫眉籠,那樣她就會在澳洲客商能接受的價格範圍內,為老爺子爭取到一個最高價。
對這隻刻有多個故事場景的四腳畫眉籠,胡老爺子的心理價位是四五百元,沈雪梅想給他爭取到2000元以上的價格。
“姑娘,2000元的價格不會嚇著外國人吧”?
胡老爺子不敢奢望自己的鳥籠能賣出2000元的天價。
“胡爺爺,您放心,2000元的價格外國人肯定能接受,不會把他嚇跑”。
沈雪梅記得,她上輩子在網上看到的鳥籠,工藝沒有這麼精湛,雕刻也沒有這麼精美生動的,標價都在2萬元以上。
她在這個時代跟外國人要價2000元很正常。
澳洲客商要的不是單純的鳥籠,他尋求的是一件可以用來慰藉鄉愁的藝術品,2000元的價格一點都不過分。
這種工藝精湛,雕刻精美,且有故事場景的鳥籠,對胡老爺子來說,已經不是單純的鳥籠製作,它是老爺子的藝術創作。
老爺子創作這樣一件藝術品,差不多要用一個月的時間,藝術是無價的,定價2000元沈雪梅都覺得有點少。
如果不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憑沈雪梅的市場營銷能力,說不定會把它炒到20萬甚至30萬。
其餘的幾隻鳥籠,如果澳洲客商相中的話,沈雪梅也要給它們爭取到一個合理的高價。
“胡爺爺,鳥籠送到外貿公司後,有什麼反饋,我會及時派人告訴您”。
胡繼業把鳥籠在沈雪梅和賈老爺子的自行車上綁好後,沈雪梅起身告辭:“爺爺,咱們走吧,家裏還有很多事”。
“吃了飯再走,我都準備好了”。
一聽沈雪梅要走,胡老太太急忙上前拉住她。
“老哥哥,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哪能不吃飯就走”?
胡老爺子緊緊拉住賈老爺子的手,不讓他走。
“胡爺爺,我跟外貿公司說好要早點把樣品送過去,外國人做事講究效率,早看到樣品,他們好早點確定能不能下訂單”。
沈雪梅要急著回去,不僅僅是客套,她真的有很多事要做,來到這個改革開放的80年代,她最缺的就是時間。
“那好吧,既然你們忙,我就不強留了,姑娘,太麻煩你了!老哥哥,謝謝你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