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討伐宋國(1 / 2)

一年以後,鄭莊公召開群臣會議說:“去年宋國幫衛國攻打鄭國,把長葛圍困了足足半年之久,簡直是欺人太甚,我們應該好好的教訓他一下,諸位有什麼計策?”祭足說:“去年五國之兵聯合攻打我們鄭國,如果我們現在去討伐宋國,其他四國必然會懼怕鄭國的報複而聯合助宋。我們以一敵五,難操勝算。所以我們在打宋國之前先要瓦解五國聯盟,讓五國分離。”祭足摸著下巴略一思索繼續說道:“我們不妨先派人去和陳國講和,然後再用重金去收買魯國。如果把陳國和魯國安頓好了,宋國就會勢單力薄,不在話下了。”鄭莊公點頭讚同,於是派人去陳國講和。

陳桓公聽說鄭國派人前來講和,皺了皺眉頭說:“不見!”大夫公子陀說:“俗語雲‘冤家宜解不宜結’,既然鄭國主動來與我們講和,我們不應當拒絕。”陳桓公說:“鄭伯為人狡詐,難以相信。況且宋、衛都是大國,他怎麼不去他們那裏講和,卻偏偏來我們陳國?這分明就是一個離間之計。如果我們和鄭國講和,就會得罪宋國。得到鄭國而失去宋國,對我們沒有什麼好處。”於是拒不接見鄭使。

鄭莊公見陳桓公拒絕講和,十分惱火地說:“陳國所依靠的無非就是衛國和宋國,如今衛國自顧不暇,他還怎麼去管陳國的事?等我們聯合齊國和魯國報了宋國之仇,再來收拾陳國。”祭足說:“陳侯這樣做,一定是對我們有所懷疑。我們就讓邊界上的軍隊出其不意地去騷擾他們一下,然後再派人去向陳侯致以歉意,表示我們的誠信,逼他就範。”鄭莊公聽了哈哈大笑說:“好,我們就陪陳侯玩玩。”於是就派邊境上的地方官帶了五千多人,以出獵為名對陳國進行了突然襲擊,掠走了數百名陳國的邊境百姓及物品一百多車。陳國的邊境守將急忙將此事報告給陳桓公,陳桓公大吃一驚,連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就在這時,忽有人來報說鄭國使臣穎考叔帶著被俘獲的百姓和所搶掠的財物來見。陳桓公聞聽鄭國又把人和財物都送回來了,不知道鄭國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於是就問公子陀:“鄭國這是什麼意思?”公子陀說:“主公先把鄭使召來,看他有何話可說。”陳桓公於是召見穎考叔。

穎考叔進宮後向陳桓公叩禮拜見,陳桓公繃著臉說:“近日鄭國軍隊無故犯我邊境,我正要去向鄭國問個明白。今日大夫前來,正好給我作個解釋。”穎考叔說:“下臣今日前來,正是為了此事。我國君有寫給君侯的親筆書信,君侯請看。”邊說邊將鄭莊公寫的書信呈上。陳桓公接過書信,隻見信中寫道:

寐生恭敬地致信陳侯殿下,你我同為朝中臣子,本當互為友好,共為王室效力。隻因前段時間鄭與貴國講和遭到拒絕,我邊境地方官員誤以為兩國有隙,私自去貴國邊境冒然掠奪。我得知此事後寢食難安,所以就派下臣穎考叔前去賠罪,將俘虜的人員和掠奪的財物全部奉還貴國,並對我當事官員進行了嚴厲的懲罰。我真心誠意的願與陳侯您結為兄弟,希望鄭、陳兩國世代友好,懇請能夠得到您的同意。

陳桓公看完書信說:“鄭伯有如此誠意,是我錯怪他了。”於是熱情款待穎考叔,並派公子陀代表自己回訪鄭國。從此,鄭、陳兩國和好。

陳國的事情既已解決,鄭莊公又派使臣帶著重禮去魯國打通了公子翬,於是魯國的事也就順利解決了。見陳、魯兩國的事已了,鄭莊公便想起兵去攻打宋國。祭足說:“宋國在眾諸侯中的爵位是最高的,連王室都要高看他一眼,我們不可輕率地出兵。主公可先去朝見天子,然後借天子之命,讓齊、魯兩國與我們一起聯軍伐宋,這樣可以師出有名,穩操勝券。”鄭莊公聽了高興的說:“此計甚妙。”

於是莊公命世子忽監國,自己和祭足一起去洛陽朝見周桓王。周桓王一看到鄭莊公,就想起了去年鄭國搶奪周境稻麥的事情,於是氣啍啍地向鄭莊公問:“鄭國今年的收成如何?”鄭莊公一時沒反應過來,說:“托我王洪福,鄭國今年無水旱之災,收成很好。”周桓王聽了不陰不陽的說:“今年鄭國的收成好,那麼溫地的麥子和成都的稻子本王可以留著自己吃了。”鄭莊公聽了麵紅耳赤,一時語塞。周桓王看了一眼鄭莊公問:“愛卿還有什麼事嗎?”鄭莊公說:“臣無事,微臣告退。”鄭莊公在朝堂被周桓王話中帶刺的挖苦了一頓,又不好發作,隻好悶悶地回到驛館。

對鄭莊公和鄭國的隨行大臣,周桓王既沒有設宴款待,也沒有禮物饋贈,隻讓人送來了十車黍米,交代說:“這是準備給你們鄭國遭遇荒年用的。”鄭莊公聞聽火冒三丈,大聲喝道:“鄭國不需要,給我拉了回去。”祭足急忙製止說:“天子所賜之物,無論大小,都是天恩。主公如果把它們退了回去,這不是就公開暴露了主公與天子的矛盾嗎?此事如果傳揚出去,讓其他諸侯國知道主公失去了天子的寵愛,就今影響到我們鄭國在諸侯國中的威信,所以我們還是暫且將此收下為好。”二人正在嘀咕著,忽有人來報告說周公黑肩來訪。周公黑肩和鄭莊公相見後,先向莊公贈送了兩車綢緞,然後兩人就閑聊起來。周公黑肩言語中對莊公十分客氣,兩人一直談了很久,周公黑肩才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