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組織這2000人進行生產自救。首先,我從兩個駐地的鄉親們當中動員了一批工匠,請他們按照我的設計幫我製造混流式水輪機,這種水輪機適用的水頭高度範圍很寬,為5~700米,正好適合咱現在沒有能力構築高壩的實際情況,這是後世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水輪機,由美國工程師弗朗西斯於1849年發明,故又稱弗朗西斯水輪機,其結構較簡單,最高效率可超過95%。
其次,我把石灰石和粘土做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土窯中煆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磨細,製成矽酸鹽水泥。
第三步,是把水泥、碎石和細沙摻水進行攪拌,並添加鋼筋,做成鋼筋混凝土,然後我請鄉親們協助我用鋼筋混凝土攔河築壩,水頭高5米。
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用水輪機代替手搖進行發電。
這樣就有了充足的電力,大大提高了火柴的生產效率。接下來,這兩個駐地的將近2200個鄉親們協助我一起忙了好幾天,生產出大約二十萬盒火柴,每盒30根。這就到了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初四,而營廓鎮附近駐地2000人的糧食隻能維持到正月初七。大夥趕緊冒著天寒地凍到附近的營廓鎮上去挨家挨戶推銷火柴,每盒5文錢。營廓鎮上的老百姓試用之後,都說這火柴比火刀火鐮方便多了啊,尤其是孩子們更是覺得新鮮,要知道現在正是過年點炮仗的時候,所以基本上鎮上每家都買了,少的買3~5盒,多的大戶人家買上百盒,這營廓鎮是兩三千戶人家的大鎮,這一下子就買出了八萬盒火柴,共折合400兩銀子。大夥趕緊用400兩銀子買了207石粗糧,可維持23天,也就是到正月三十。
大夥一看火柴這麼好銷,趕緊鼓足幹勁又生產了15萬盒,加上還沒賣掉的12萬盒,一共有了27萬盒火柴,同時工匠們一起協作,不分晝夜地趕製了30輛大車,這就到了正月十二。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三,我請來鏢局的42個兄弟,加上我一共43人負責押鏢,營廓鎮駐地的鄉親們則派出200名體力較好的兄弟負責推著30輛大車,每輛大車上馱著九千盒火柴約700斤重,順著去歸德府的方向沿途向各集鎮推銷火柴,我照例把“中華鏢局”的小旗插在第一輛大車上。上次走鏢之前有393個手雷,在走鏢時與幾股流寇彼此試探而消耗了46個手雷,因此現在還剩下347個手雷。這次給鏢局的42個兄弟每人配發8個手雷,我自己則帶上剩餘的11個手雷,和那把斷刀,以及24兩銀子。
由於火柴在沿路每一個集鎮都大受歡迎,因此隨著大車上的負重逐漸地轉化成了收入,兄弟們的腳步和心情也一起越來越輕快,一路上也非常順利,沒有遇到流寇。沿路在各集鎮停停走走,兩天之後,27萬盒火柴就全部售光了,收入折合1350兩銀子,拿出242兩銀子給鏢局的42個兄弟和200個營廓鎮駐地的兄弟們分了,每人一兩。兄弟們都樂得眉開眼笑,營廓鎮的200個兄弟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全都要求加入我們鏢局。鏢局正缺人手,因此我當即同意,這樣鏢局連我在內就有了243個人。
返回時空車疾進絲毫不停,因此一天之後,兄弟們就回到了營廓鎮附近的駐地。鄉親們都圍上來,看到30輛空車,再看到兄弟們的笑臉,不用問就知道火柴已經賣光了,都樂得合不攏嘴,聽說這趟每個兄弟分到一兩銀子,膽大的也都紛紛要求加入鏢局,因此又有238名兄弟加入鏢局,這樣加上已有的243個兄弟,鏢局就有了481個兄弟。這次賣掉27萬盒火柴,收入是1350兩銀子,扣除已經發給兄弟們的242兩酬金,還剩1108兩銀子,再給王家鎮駐地的百十位參與製作火柴的鄉親們60兩酬金並由我統一代為保管,這樣營廓鎮駐地的2000位鄉親們得到了1048兩。鄉親們趕緊派人到營廓鎮上,用1048兩銀子買回542石粗糧,可供2000人維持60天,加上蘑菇勉強可以維持到五月中旬。至此,兩個駐地的糧食都能夠維持到五月中旬。現在是正月十六。
接下來,我一邊組織兩個駐地的鄉親們繼續生產火柴,同時請工匠們繼續製造大車,一邊抓緊對438名新加入鏢局的兄弟們進行投彈訓練。有42個兄弟的協助,所以投彈訓練進度很快,訓練效果也令我滿意。然後我請鏢局的全體480位兄弟們協助我,製造了4500個手雷,加上已有的347個手雷,一共是4847個手雷。這時候兩個駐地的鄉親們也生產出了60萬盒火柴,工匠們又製造出了30輛大車,加上已有的30輛,一共是60輛大車。這就到了正月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