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緣由(1 / 3)

麋竺這話說完,就跟一聲驚雷相仿。m)當時就把所有初次聽聞這件事的人都給鎮住了。這裏麵當然也包括這劉彬在內。要說劉彬手下的這些能人那幾乎都是高手。尤其是荀彧、荀攸那更是內政上的奇才。隻可惜他們這些人處理起來內政,更多是從行政上麵來解決問題。而這商業運作上麵,這還得說麋竺穩坐頭把交椅。要是麋竺都解決不了的商業運作問題,他這些人加起來那也是解決不了。所以麋竺在現問題後跟本沒法找人商量,而且麋竺又怕消息走漏後,引起不必要地動亂,再加上還有劉彬在後麵。麋竺這才忍了。誰也沒告訴。可是這三天那可把麋竺愁壞了。

可如今大夥都知道了之後,照樣沒轍。郭嘉賈詡那都是行軍作戰,玩弄政治以及策略的超級高手。麋竺的這個問題跟他們不對路。不知道該怎麼解決。而荀彧、荀攸雖然是內政高手,可是他們對於這種貨幣製度,那也是一知半解。比起一手執行此事的麋竺,那可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麋竺不知所措,他們就更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了。而劉彬的其他那幾個部長就更別說了。他隻知道紙幣可以當錢花。可是紙幣為什麼可以當錢花,以及紙幣應該可以當多少錢花,那他們就不了解了。故此所有的人,隻能不知所措的看著紙幣的創造者劉彬。

劉彬確實是要比麋竺明白一些。隻可惜劉彬並不是金融專家。他對貨幣製度的了解那也是有限地很的。畢竟他前世的時候,隻是一個職業軍人。對紙幣的了解。也隻是社會的普遍認識,深入了解的話,他也不太清楚!此時。回蕩在劉彬腦海裏的就是,以前金融課上老師所說的擠兌二字。劉彬在現代那會兒。在大學上過金融課,曾聽老師說過古代錢莊,最怕得就是擠兌事件的發生,這種事情幾乎就是一個倒閉的信號。就算是在現代的金融業也有一個跨國的銀行。因為工作地失誤。造成了擠兌事件的生從而倒閉了的。劉彬萬萬沒想到這種恐怖的金融事件。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前一段時間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麼忽然出現這種情況了?

劉彬看了一下左右,看見自己這幾個左右手全都看著自己。知道他們也沒經過這種事情。現在全指望著自己呢!可自己也沒什麼好主意啊!雖然很多人都相信他是半仙之體,無所不能,可是他自己十分清楚,那都是瞎扯的!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麼狗屁神仙。自己隻不過是一個知道後世知識的普通軍人而已!不過劉彬知道,這個關鍵時刻萬萬不能露怯。若是自己一心虛這就全完了。那怕是裝那也得硬裝到底。背不住在自己的啟下,還有可能產生什麼奇跡。

於是劉明輕鬆的一笑,滿不在乎的說道:“嗯!我當是什麼事。令子仲如此憂愁呢?原來就是這麼一點小事啊!早知道如此,這也沒必要使用一級保密事情處理嘛!!不過,既然子仲都說出來。恐怕在座的諸位也是頭一回經曆。你們先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對策。如若無法解決,本王再親自處理此事那也不遲。”屋裏地眾人都有些傻眼。這叫什麼事?麋竺那都快愁死了。我們這邊也沒什麼好辦法,主公卻根本沒當一回事。難道自己這些人和主公地差距。就真的有這麼遠嗎?

可這些人轉念又一想:也對啊!這貨幣製度不就是主公發明的嘛!既然主公能明運用這種貨幣製度,主公當然就辦法解決這些小問題了。於是屋裏地這些高人更對劉彬的高深莫測感到敬佩。同時也對劉彬更加的死心塌地了。不過不管這些人都是怎麼想得,有了劉彬這句話墊底,大夥一直都懸著的那顆心。也就都放了下來。屋裏的氣氛立馬輕鬆了許多。就連一直苦大仇深的麋竺。也有了輕鬆的感覺。也開始開動腦筋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件事。

蔡邕比較守舊。也沒有辦法處理這家事情。索性就不再在這上麵費腦子了。直接開口說道:“太尉大人。貨幣一道古有定論。自殷商起。到咱們大漢千餘年而無差錯。太尉大人是在沒有必要另行新的貨幣製度。既然如今這個貨幣製度出了問題。那咱們不如就此打住。還是回歸先賢之道為好。”劉彬一聽表麵不置可否。可心裏卻說:這算什麼辦法這不是倒退嗎?

可沒等劉彬措辭,辦事穩中的荀彧就開口阻止道:“不可。朝令夕改。古今政令之弊端。況且如今紙幣已經深入咱們幽州百姓地身家。若是一朝廢除。百姓的財富蕩然無存。勢必激起民變。主公崇高的威望也會因此一落千丈。就連咱們以金錢募集來的那些士兵也會因此兵變。而若是回收紙幣。慢慢改變。百姓肯定更會蜂擁而來得兌換紙幣,那咱們同樣無法挽回。故此如今危急之時,萬萬不可再次觸及貨幣製度。以免激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