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緣由(2 / 3)

蔡邕老臉一紅,知道自己把問題想簡單了。連忙對劉彬請罪道:“太尉大人老朽妄言了。還請太尉大人降罪。”劉彬微微一笑道:“無妨。本來這件事情就是為了讓大夥討論的。各抒己見。言者無罪。”蔡邕退了下去。劉彬也把目光轉到了荀彧身上。她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荀彧身上了!畢竟荀彧可是號稱是“王佐之才”,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的牛人,在內政上,是一把好手,他應該會有什麼好辦法吧!

荀彧說道:“主公。依屬下所見。咱們的貨幣製度乃是以糧為本位,既然糧價上漲,咱們也可以適當調整咱們紙幣兌換的價值。同樣也以市價為準一,角五分兌換一斤米。百姓無利可圖自然也就不會再來換米了。”劉彬一聽心中好笑:這個荀文若果然不愧是政治高手!竟然連國家宏觀調控。貨幣貶值這些手段也想得出來。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高手了。

不過麋竺卻提出異議道:“若依文若所言。那咱們的幽州地紙幣不是貶值了嗎?百姓們手中的財富無形中就減少了三分之一。如此一來民怨必起。而且咱們的紙幣也必將在百姓之中失去信用。如此一來,恐怕咱們的百姓會紛紛拋棄紙幣,重新使用銅幣。那樣恐怕咱們的危機更大。”劉彬點了點頭說道:“子仲說的有理。所謂貨幣那就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由咱們官府來強力實行。並被百姓所認可的一種抽象的東西。所以百姓的認可度,那是萬萬不能喪失的。不過文若說的也是一個辦法。隻是這種方法,卻不是最好的手段。乃是萬不得已之下,由咱們官府來強製實施的最後手段。”現在這會兒可不比後世,紙幣剛剛開始使用,在民間還沒有真正深入人心,貿然貶值的話,那麼紙幣的線圖就堪憂了!

荀彧和麋竺都是若有所思的退了下去。此時郭嘉開口說道:“主公。我觀此事的起因,雖已主公準備大搞建設而起。可是關鍵卻是咱們幽州米價的上漲。若是咱們能平息米價。使米價回落。此事當有所轉機。”熟悉業務的麋竺又開口抱怨道:“奉孝你說得太簡單了。若是有糧,我不早就把米價給平息了嗎?又何必看著米價上漲?可咱們糧食都被用了啊。”

麋竺說完之後,滿屋子的人盡皆心驚。糧食馬上就要沒了。連平息物價的能力都沒有了,這還得了?這可是比紙幣問題更嚴重的事情。要是沒糧食了,那幽州的上百萬精銳大軍又有何用?到時候就算劉彬手下的精兵,再如何的勇猛,如何得忠心。沒有糧食支撐餓著肚子那也打不了勝仗。而且若是真的沒糧了。幽州必然產生動亂,那虎視著幽州的曹操和其他諸侯,也必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肯定要落井下石,讓幽州再無翻身之力。如此一來幽州危矣。

一時間屋內眾人紛紛的竊竊私語互相商討著解決辦法。腦筋快的郭嘉和魯肅。現在已經開始盤算開從何處弄來糧食了。是壓迫以下鮮卑各族,來獲取一些糧食好呢?還是破釜沉舟。直接擊潰曹操和諸侯聯軍,以此來掠奪一些資源。以緩解燃眉之急來的好。不過郭嘉和魯肅怎麼盤算,怎麼覺得此時動兵乃是下下之策。不禁相繼歎了一口氣。

而此時的荀彧、荀攸也在琢磨:是不是可以找比較友善的諸侯,先挪借一些或是購買一些。可是荀彧、荀攸轉瞬之間又想到:幽州一直都是糧食充足,物資雄厚而著稱。若是此時向外界買糧或是借糧,那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幽州的糧食緊張嗎?到時候曹操和其他諸侯,肯定會加緊封鎖邊境,斷絕幽州的外援。更有甚者就會趁著幽州短糧之時,攻打過來。故此尋求外援一法那也是萬萬使不得的。而劉彬的那幾個部長則開始悄悄的商議,是不是先暫時取消農無稅的政策,並同時增加一些臨時的戰爭稅和調節稅,以此來解決沒糧的問題。不過。他們隨之得出的結論,也是此乃下下之策。若是如此主公這些年來苦心經營地威望和信義,那也會隨之蕩然無存。

倒是劉彬此時卻想到了一個問題,覺得極其的不合理。於是開口向麋竺問道:“子仲。我先前出征之時,府庫之內還是存糧無數。尚可支度咱們數年之用。此短短的幾個月。就算咱們興建城池和其他等項的各處消耗龐大。可是咱們幽州總的人數,並沒有因此暴增。怎麼會連支持到秋收的糧食都沒有了?”劉彬就覺得這個是分布合理!現在的幽州可不是他剛剛來到的時候那個樣子了!現在的幽州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徹底擺脫以前那種苦寒的情況了!糧食絕對是充足無比。雖然這一段時間戰爭不斷,但是也不可能會這麼快就消耗掉了那麼多糧食呀!就算是民間擠兌,也不可能消耗那麼多!所以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