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說話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負責幽州全部新兵訓練的高順。高順這個人向來少言寡語,但是他的辦事能力極強。自打來到劉彬這裏之後,雖然不怎麼和劉彬他們一起惹惹。也不怎麼引人注意。可是高順的工作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高順幾乎完美的把劉彬的那套軍事標準化給普及了下去。既可讓幽州的這些將官隨意的調動,和安插在幽州兵馬的各個地方。也讓幽州的這些大小將官,沒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麻煩。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的,劉彬的軍隊能有今日的輝煌,那跟高順得努力是分不開的。高順的功績那也是無法估量的。可如今一向少言寡語能力高的高順,卻出來跟劉彬啟奏事情。劉彬無法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的。劉彬慎重的說道:“高將軍有事盡管直說。”
高順開口說道:“主公。末將奉主公的將令,訓練幽州的軍隊。普及軍事標準化。然而如今幽州四處用兵,各部隊均是長久駐紮在外。而且各個部隊征戰之後有所損傷,也都是就地補充兵員。當場委任基層將領。雖然那些部隊都有政教處得行軍司馬主持思想教育工作。這些部隊的忠誠心可以保證。但是那些新進提拔上來的基層將領,卻不能全部都回到軍校進行統一的訓練。以此來規範部隊的標準化。長此以往,恐怕主公您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軍隊標準化訓練。就要成為一紙空談了。”
軍隊標準化訓練,其實就是劉彬結合曆朝曆代的軍事情況,根據解放軍的訓練方法,進行稍微改變,在幽州軍推行的政策!軍隊標準化訓練,既可以讓軍隊的戰鬥力有所保障。不會出現戰鬥力參差不齊的情況,也可以避免個別將軍擁兵自重,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麵!也有利於劉彬對軍隊的據對控製!因為軍隊都是進行相同的訓練,戰鬥力都差不多。這樣領兵的將軍,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也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道部隊的具體情況!本來這個政策實施的很好地,但是就像高順所說的那樣。因為幽州軍擴充的速度太快,有許多新兵還沒有來得及進行這個標準化訓練,積少成多,慢慢的問題就出來了!
耳聞高順如此說。劉彬暗暗鬆了一口氣。雖然高順說的這個問題不可謂不重要。但是這畢竟不是立刻就會產生危害性的大事。而且如今正是用兵的時節,有些東西顧不上那也是難免的。再說了軍區的劃分。軍校的建立,除了是為了培養軍官的能力之外。那也是為了保證部隊的忠誠性。而如今領兵在外的那幾員大將,也都是忠誠可靠的心腹之人。尤其是手握重兵距離較遠的統軍大將,又是自己的絕對親信,都跟隨自己很久了。這就萬萬沒有什麼問題的。於是劉彬不動聲色的問道:“那依高將軍所見如何?”
“回稟主公。如今咱們共分五大軍區,將士百萬餘人。如果都要返回幽州軍校進行集中培訓。路途往返恐誤軍機。而且初級的軍事素質訓練,也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和精力。另外咱們幽州的軍校,也無法一次性的全部接納,哪些需要培訓的大小將領。故此末將建議除咱們幽州設立一個軍校總校之外,其餘四大軍區也各設立一個分區軍校。用以對那些軍區的基層將領,進行初步的標準化軍事訓練。事後咱們再由總校派人對各個軍區的士兵進行抽測和考核。那就同樣可以達到主公軍事標準化的目的。而至於其他少數的高級將領的提升訓練,仍可照常返回到幽州軍校總校進行培養。”劉彬聽了覺得不錯,於是點頭說道:“好。照準。”
高順說的不錯,現在幽州軍家大業大了。軍隊總數已經突破百萬大關了。要是按照劉彬心中的想法,以後要想征戰全世界,恐怕軍隊的數量還是要網上增加不少!如果還按照以前的那種規矩,把所有的人都拉到幽州來培訓,那肯定是滿足不了現實需要的!再說了,有些士兵,也的確是沒有必要全部都拉到幽州來。也不能所有的人都進軍事學院學習。不然的話,不僅會浪費許多不必要的精力,增添不必要的麻煩,還會讓軍事學院,在軍隊的地位下降。軍隊裏麵的人對軍事學院的中實行和追求性也就沒有那麼高了!要知道現在能進軍事學院,就是軍隊的將士省錢的標準。許多人都十分渴望的!如果人人都進來的話,那軍事學院就沒有這麼神聖了!倒不如按照高順說的那樣,在各個軍區建立一些分校,分擔總校的壓力。隻有最需要的人,才能進入總校。這樣一來,進入總校,就變成一件榮譽的事情了,相信大家的積極性也會提升不少!
劉彬說完了之後,滿以為高順就此下去。今天會議結束。誰知道高順根本就沒挪動地方,並再次的向劉彬進言道:“主公。末將還有一事要向主公稟奏。”劉彬很是奇怪。平常高順不言不語的,今天怎麼的爆發了?於是劉彬很感興趣地說道:“高將軍單講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