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訊息(1 / 2)

府試的主考官正是博陽府的知府杭越州大人。

聽到“杭”這個姓氏時,四人都是心中一動——不知那位前來送謝禮的杭公子與這位知府大人隻是碰巧同姓,還是有別的關係?

但隻有一麵之緣,多思無益,就算真有親近的關係,杭知府也不會因此便泄露考題——這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幾人私下討論一番,便將此事拋在腦後了。

離府試還有十來天,市麵上關於知府大人喜好的流言已是滿天飛,卻是眾說紛紜難有統一。

更有人繪聲繪色地將人家有幾位妾室都說了出來,聽得幾人瞠目結舌。

蘇惟生見流言真假難辨,索性也不再糾結,便隻找了府城最大的書鋪,買了一份前幾年的考卷和前十名的行文。

做書鋪生意的都精得很,因每年前十名的考卷都會張貼在府衙前的公告欄上三日,便都早早抄了一份,就等著次年賣個好價錢呢!

“長生,你買這個做什麼?”曹承沛一時沒轉過彎來。

“笨,自然是拿回去分析主考官喜好了!”何軒一扇子敲在曹承沛腦門上,老神在在地道。

自從身子漸好,何軒人也越來越開朗,這些日子與三人關係突飛猛進,私下相處時愈發顯出幾分跳脫來,連蘇茂謙都連連感歎,

“真是白瞎了同窗那前幾年了!”

幾人惦記著試卷,也沒什麼心思在外閑逛,便回到何家宅子湊在一處分析了半日,差點連晚飯都忘了用。

“惟生叔,你運氣可真好!”蘇茂謙不由歎道。

縱觀前三年的考題與取中的答卷,幾人發現這位知府大人竟也不是個愛詩賦的。

每年三場,試帖詩竟隻出現了一次,實在是蘇惟生這等人的福音。也難怪連一向穩重的蘇茂謙都忍不住心生羨慕了。

其實本朝太祖頗有詩才,曾寫下不少名作流傳於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那些年科考中光試帖詩就占了極大一部分。後來太祖見官員學子隻重詩賦少談策論,這才急急叫停,遏製住了這股風氣,否則蘇惟生頭疼的時候還多著呢!

蘇惟生笑道,“咱們幾個運氣都不錯。夫子一向務實,不喜花團錦簇的文章。你們看最後的雜文,哪個不是四平八穩言之有物?文風華麗的一篇都沒有!”

何軒若有所思,“不過這樣一來,要得考官青眼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青眼不青眼的,也就那樣吧,隻要能得個名次就萬事大吉了!”曹承沛擺擺手,隨即又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那有的才子可就要倒大黴了!”

三人皆無奈搖頭,他們互結的五人中,不重文章內容,最愛堆砌辭藻的也就一個方意真。

蘇茂謙遲疑了一下才問道,“你們說,這份考卷要不要送去給他看看?”

曹承沛道,“那家書齋都快賣瘋了,方意真能不知道?說不定比咱們買得還早呢!”

何軒卻搖頭,“未必。程兄心高氣傲,怕是不一定看得上旁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