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寅時三刻,幾人起床用了些湯水少的早飯,便在親長們的陪同下去了府學——曆年府試的考場。
他們早便與方意真、以及平寧縣其他考生約好了,卯初時分在離府學不遠的那棵大槐樹下碰麵。
府試共考三場,前兩場的流程與縣試相差無幾,一天一場,天黑前結束。隻是作保的廩生需要兩名,蘇正文早按照往年的慣例與平寧縣的另兩位秀才約定好,共同為各自的學生們作保。
另外府試除了考引和銀錢之外,什麼東西都不能帶。待每場放完榜,上了甲、乙兩榜的人才有資格參加後麵的考試。
待平寧縣眾人集結完畢,一行人才提著燈籠往府學門口走去。
府學門外並不算寬敞,考生加上送考的親長仆役、作保的廩生以及維持秩序的衙役軍士,一時人頭攢動,說是摩肩接踵也不為過。
“我的天,人也太多了吧?”蘇惟生幾個頭一次參加府試的都驚呆了,甚至有的為了從門口擠進來,帽子掉了,鞋子也掉了!
衣冠不整的人是無法入場的,好在有不少精明的小販擺了這些小物件放在門外售賣,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平寧縣的另一名年輕學子拍著胸口有些慶幸,“還好咱們來得早!”
可不就得來早一點麼,考試可不等人!萬一耽誤了入場時間,今年的縣試就白考了。按禮部規定,過了府試的學子可稱“童生”,六十歲以下的往屆童生都能直接參加院試,府試卻不一樣,今年過不了,就得明年重新從縣試開始考。
而且,每年府試都是按照地域入場,衙役叫到哪個縣的名字,哪個縣的考生便要迅速排隊入場。再一個,時間有限,一旦喊了下一個縣的名字,前一個縣的考生便無法再進場。
按照先大後小的規矩,平寧縣排在第二,幾名廩生帶著兩個下人在前頭開路,親長和其餘人墊後,將考生們護在中間朝裏麵走。
“平寧縣眾學子在此!”三名廩生將自己的身份文書遞給學官查驗,學子們則在後頭排隊。
府試的檢查比縣試時更嚴格,但因為考生們並未帶什麼東西,進度反而要快一些。
輪到蘇惟生時,負責檢查的兵士見著考引還驚異地掃了他一眼,“縣案首?”
蘇正文忙道,“對,正是今科平寧縣案首蘇惟生。”
既能在如此小的年紀得中案首,便是神童一般的人物,想來也沒必要作弊,兵士隨意檢查了一下便示意他穿好衣服進去了。
門內有一衙役向他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領著他穿過院子和回廊裏臨時搭建的考棚,到了正廳正中的位置。
那裏除了主考官的雕花案桌,還擺了二十多張考桌,兩兩之間由木板隔開。各縣案首都集中在此,與主考官和其他幾名考官麵對麵。
此時木板還未放下,廳內已零零散散地坐了幾個人。
有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向蘇惟生一拱手,好奇地問道,“你也是縣案首?”
蘇惟生回了一禮,“在下平寧縣案首蘇惟生,請問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