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定國公府(1 / 2)

正如丁卯所言,除夕這天一大清早,蘇老爺家留守清水村的下人就送來了消息——有人去了村裏打聽蘇家的事。

蘇正德頗為無奈,“讓他們查去,又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蘇惟生也隻是一笑,唯一一件見不得光的,就是當年處置楊建霖的事。但他收尾收得幹淨,除了老天爺,怕是沒人能查出來。便是有所懷疑,也絕不會相信一個六歲的孩子能有那個能耐!

當然,定國公府擔心他們家心術不正,他又何嚐能放心這門天上掉下來的貴親?

因此在讓人把清水村來的報信人大包小包地送到蘇正武家之後,他便準備去杭知府家。

南陵離京都太遠,杭知府一家都沒回京過年,衙門也封了印,除夕之日的晌午,那位大爺必然有空的。

蘇正德叮囑道,“這回他們帶來了不少好東西,你再挑些送去給杭知府。其他幾家我讓劉管事派人去送。”

什麼茶葉、燕窩、丹參、皮子、布匹啥的,裝了三輛馬車,連雲嬤嬤與嚴媽媽都是一路擠著過來的。那麼多東西,他們一家短期內如何用得完?

“知道了,爹。”

一開國公府,一開國侯府,又都是武將,也沒什麼世仇,自然是有來往的。

杭知府還有些奇怪,“定國公府怎會與蘇家有親?在京時從未聽人提起過啊!”

蘇惟生光棍地道,“總之就是遠得不能再遠的親戚,突然找上了門。您別問原因了,問了我也不能說。我爹娘都老實,萬一不慎被人算計了怎麼辦?少不得要摸一摸底細!”

“臭小子!”就你那個一窮二白的小家,有什麼值得人家算計的!

不過誰家還沒點自己的秘密,況且若蘇家與夏家當真有親,對外甥女也不會是壞事。杭知府並不打算追問,笑罵一句就將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蘇惟生。

第一代定國公夏鐵柱是太祖的結義兄弟,原本是個小屠夫。

隻是那會兒前朝暴政、民不聊生,百姓連爛菜葉子都沒得啃,養個屁的豬啊,更別說殺豬了!

所以小屠夫拿起殺豬刀不過幾年就因妻女皆被貪官害死而落草為寇,拉起一幫難民做了土匪。起初不過求一口飽飯吃,發展到後來,就專殺為富不仁的富戶和貪官汙吏。

太祖起事之初偶然遇見夏鐵柱,見他良心未泯,便將這幫土匪收入了麾下。

“說起來,定國公麾下的綠林軍還是太祖的第一支軍隊。”

夏鐵柱就這樣開始跟著太祖識字、學兵法、打天下、赴湯蹈火,數次救太祖於危難,被太祖視為唯一肝膽相照的異姓兄弟。

“大魏建國之後,太祖本想封夏將軍為異姓王,夏將軍推辭不受,隻肯做個國公,因此更得信重。太祖還給了夏將軍一塊免死金牌。這些我記得《太祖本紀》上提過一些吧?”

蘇惟生搖頭,“定國公的出身、受封過程與免死金牌之事沒有,其餘的倒是看過。”

當時他還感歎第一代定國公如此知進退,怪不得太祖晚年朝中動蕩成那樣,最信任的也不過一個定國公與一個揚威侯呢!

“您跟我說說上一任和現任定國公的事吧!”

杭知府頷首,“上一任定國公沒什麼好說的。”

先定國公夏仁鵬,明明年輕時也是人中龍鳳,掌管五軍都督府後卻跟換了個人似的,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沒少遭先帝責罰,後來差事也被卸了,全靠祖上榮光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