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太後(1 / 2)

慈壽宮是江太後的寢殿。

江太後睿智仁厚,在宮裏比愈發唯我獨尊的高太後更得人心。

對熙和帝而言麼……怎麼說呢?

同高太後在一起時是脈脈溫情、真正的母慈子孝,同江太後在一起時卻如同臣子在禦前對答,不敢有片刻輕忽。

熙和帝已貴為一國之君,江太後對他卻仍然像對那個抱養在她膝下不得勢的皇子。

自從那件事之後,一得知他做了錯誤決定,便斥責怒罵一如往常,熙和帝這心裏自然是不得勁兒的。

但不知為何,遇上難事,他還真就喜歡找江太後——去慈壽宮坐一坐聊一聊,困擾著他的難題似乎就能迎刃而解。

隻是高太後不喜他與嫡母太過親近,每回去完慈壽宮,都要挨上一頓數落或者軟硬兼施讓自己改主意……

想到生母一大把年紀還淚眼婆娑的雙眼,熙和帝覺得自己的頭又開始痛了。

江太後對此心中有數,見熙和帝過來,便知他是又遇上難題了。

她讓宮人給熙和帝布了一筷子菜,“可是有事?”

熙和帝把趙懷瑾和蘇惟生的情況說了,“母後,我應該隨心意選擇更看重的寒門子弟,還是不忘昔日從龍之功、提拔擁護我的功臣之後?再者……趙懷瑾出身世家,又已經連中五元,在京城很是受人追捧。”

皇帝欽定殿試前十的名次,鮮少真正根據成績,通常都會考慮一些特殊原因。

作為被世家束縛了二十年的皇帝,他自然更喜歡寒門仕子。打破世家對朝政的把持,也是科舉的意義所在。

可在淳於家、秦家、褚家和歐陽家姻親故舊沒落之後,唐、林、趙、韓等人便順勢而起,前兩者得了先帝看重,後兩者在爭奪皇位之時沒少為他出力。

趙懷瑾本身也是成名多年的大才子,若不把他取為狀元,熙和帝擔心跟隨自己奪天下的臣子會寒心。

隻可惜嶽西池的文章比起趙、蘇二人來始終差了一份靈性,否則取他為狀元,任誰都說不出個“不”字來。

江太後自己喝了口湯,拿帕子抹了抹嘴,這才開口道,“太祖過活了七十多歲,先帝駕崩時也將將古稀之年,蕭家人都長壽,你做皇帝的時間還長得很,想要提拔寒門子弟,有的是機會。但今年隴西貪墨案與韓家之事一出,朝中人心惶惶。眼下的朝廷,需要的是吉兆和穩定。”

熙和帝漸漸清醒過來,“母後說的是。”

他實在是太喜歡蘇惟生的文章和經曆,所以才會如此糾結。若再思考幾日,他也會做出與江太後同樣的選擇。

於司業一回到太學就問齋夫,“蘇惟生走了嗎?”

“回司業大人,還沒有。”

於司業也不問人在哪裏,直接奔向藏書樓,往內走了一段,果然發現他們幾個正坐在那裏安靜地看書。

見於司業過來,大家都很詫異,紛紛起身見禮。

於司業擺手示意勉禮,而後笑著看向蘇惟生,“皇上剛才召見我,問了些關於你的問題。”

大家都吃了一驚,昨日皇帝便召見過蘇正良,如今又是於司業,這是不是意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