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少年到南郊之後如何談天說地暫且不提,回到自己宮裏的熙和帝卻又被人纏上了。
“你想招蘇惟生為駙馬?”他先前已經聽馮公公提過一嘴,因此對女兒的懇求並不吃驚。
八公主明顯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母妃想把兒臣嫁給趙家的次孫,為的是什麼,兒臣再清楚不過。但我也明白,父皇不喜世家,更願意在寒門進士中挑人。昨日殿試兒臣偷偷瞧過了,寒門進士裏就沒有一個比得上蘇惟生的。”
熙和帝深深看了八公主一眼,“你不願為你兄長出力?”
八公主麵上頗有些一言難盡,“父皇就別逗兒臣了。就大皇兄那性子,若他……將來還不知多少人要遭殃,也就母妃和林家不肯放棄那點兒想頭罷了!”
她覦著熙和帝的臉色,“說句不好聽的,無論父皇看中哪一個……我都是大魏的公主,嫁給誰都能被供起來活得滋滋潤潤的,做什麼非要去趟這個渾水!”
熙和帝像是頭一次認識這個女兒,上下打量了八公主好一會兒,長長歎了口氣,“姑娘家家的,不可妄議朝政……你何時對蘇惟生起了這個心思?”
八公主臉上浮現一抹紅暈,“是去年冬至前那場文會……”隨後便把如何威逼利誘讓林傑帶她去文會,蘇惟生如何以一己之力辯得全場舉子啞口無言的場景說了,
“父皇,如此光風霽月之人,除了您的女兒,又有誰能配得起他?”
熙和帝琢磨了一會兒,不禁啞然失笑,“你如此欣賞於他,卻為何不想想,蘇惟生既然想做能臣,又如何會願意做駙馬,領個閑職了事?”
不過那小子提的觀念倒是新穎,有點意思!
“我……”八公主咬住下唇,“可女兒就是想嫁給他嘛!一個農家子,能做駙馬也不算辱沒他。”
最終熙和帝還是沒能耐住八公主的軟磨硬泡,答應後頭找機會問一問,萬一人家就是願意呢?
八公主離開之後,想到她提起的青雲樓文會,熙和帝對蘇惟生更加好奇,當即便命人把他從前所有文章都找了過來。
又召見了出席過文會的晉王,把當時的情景仔細問了一遍。
問完熙和帝就後悔了,思索著要不要把狀元之位直接給蘇惟生。
可思及江太後的話,再想到趙懷瑾的五元及第,他的頭腦又冷靜了下來。
六元及第是國之祥瑞啊!
這是一道並不容易的選擇題:一個代表才華、一個代表忠心與穩定,你要選哪一個?
作為皇帝,更看重的當然是忠心。若沒有忠心,臣子越有才華,於國的危害就會越大。
曆朝曆代推翻前朝、建立新政權的,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之輩?
他若棄趙懷瑾而選蘇惟生做狀元,難免讓跟隨他多年的臣子失望。
但沒想到,這天早朝之後,吳通卻向他稟告了一件事——趙尚書為其次孫向定國公嫡女求親,定國公府已然答應了!
熙和帝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
定國公太夫人那點子婦人之見,看在定國公府幾代忠心的份兒上,他一向懶得計較。
但生母高太後對其芥蒂頗深,沒少在他麵前哭訴,無非是當年太夫人仗著淳於家得勢,經常給她臉色瞧。還三番五次把忠毅公當年的當庭上書拿出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