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第二天早起就病了。
趁壽王妃進宮探病之時,楊妃將所知的一切都告訴了她,並請她轉告楊太妃與壽王。
壽王當天就派人悄悄查探,並確認了一件事——懷恩公府在朱雀大街和正陽大街的旺鋪,早在五年前便已易主!
皇帝先後放出齊王、蜀王、晉王這幾個煙霧彈,為的就是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從而讓燕王暗地裏發展勢力。
所以無論是他們背地裏對齊王和晉王動的手腳,還是蜀王被算計得一敗塗地、甚至最後殞命,對熙和帝來說隻是無關痛癢的小事罷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高太後千秋到了。
想到趙王妃描述的熱鬧場麵,楊妃不由從心底發出一聲冷笑,
“兒孫繞膝,四世同堂,共賀華誕?阿顯才走了三個多月,屍骨未寒,他們將我那可憐的孩兒置於何地!”
戴姑姑忙衝到西配殿門口望了幾眼,“娘娘,您小聲些,可別……”
楊妃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可別什麼?別讓人聽見了?放心吧,那老太婆剛過完生辰,估摸著正在欣賞昨日收到的賀禮,其他人麼,除了捧臭腳還能幹什麼?這時候,誰會注意到我這個注定老死宮中的可憐人?”
皇上跟太後也委實涼薄了些!戴姑姑長歎一聲,試探著問,
“那昨日壽王太妃說的話,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奴婢想了一個晚上,也沒想明白。”
昨天下午楊太妃親自進宮看了一回楊妃,話裏話外都是什麼“稍安勿躁,耐心點再等等,往後你表弟就是你的依靠,報仇也不過是早晚的事,”雲雲。
戴姑姑整個晚上翻來覆去,怎麼想都覺得慈眉善目的太妃娘娘語氣中有些不同尋常的詭譎。
壽王是自家主子的依靠?難道……戴姑姑光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不是想不明白,是不敢想吧?”楊妃意味深長地看了戴姑姑一眼,冷哼一聲,“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
就算齊王跟她的阿顯都沒了,皇帝也還有十個兒子,眼下商美人和莊才人肚子裏還揣著兩個,輪得到壽王?
怪不得她總覺得,韓家出事和阿顯被軟禁時楊太妃與壽王態度有些不對。
原來,人家就等著皇帝的兒子死個精光,好坐收漁利呢!
她怎麼忘了,自己的阿顯,也是皇帝的兒子啊!
所謂的娘家姑姑和表弟,原來也早盼著她的兒子死!
楊妃消瘦的麵孔染上一抹瘋狂,既然如此,那都誰都別想好過!
她招手示意戴姑姑上前,低聲吩咐了幾句話。
戴姑姑瞳孔一縮,臉上既驚又恐、而後盡數化為了決然。
婆家不仁,娘家不義,便也怪不得小姐!
而這一天,蘇惟生、何軒等人參加了蘇茂謙的昏禮之後,第二天匆匆認完親,便去了棲霞庵聽法會。
慈恩師太名聲極盛,棲霞庵早放出消息說辰時末開講。
但沒拿到帖子的權貴人家三更天就派了人前來占座,將離祈福台三裏開外的石階坐了個滿滿當當。
周氏、何氏與郝太太等人還是托寧國大長公主的福,才在祈福台的東邊角落裏得了個位置。
而石階外的方圓百裏內坐滿了圍觀百姓,個個翹首以盼,神色振奮。
如蘇惟生與蘇正文這等沒來得及占座,又要護送家中女眷前來的,也同樣混坐在人群中間。
祈福台乃前年所建,長寬都是三丈,高約五丈,三麵雕刻著佛像,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