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畝產(1 / 2)

蘇惟生指了指天上,“如今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到了中午,太陽太火辣,人在田裏受不住,極容易中暑氣。因而這個季節收割稻穀,需要早晚幹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時間。”

窮苦的老百姓隻想快些把地裏的活幹完,好抽出時間再去鎮上或城裏找活幹。

就算不慎著了暑氣,也多是自己硬撐,或者弄些偏方湊合。

因此每年,尤其是夏季特別熱的地方,因中暑和勞累過度而死的農人並不在少數。就連富庶的江南也不少。

當初在博陽時蘇惟生就跟蘇正德商量著改了這樣的收割時間。

花城自然也一樣,去年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也曾跟周邊村子的村長提過,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放在心上。

蘇惟生決定等秋收時派兩個人去看看。

羅長史由衷地道,“蘇大人想的周到,老夫佩服。”

誇完蘇惟生,他仍然心有餘悸。

像這種細節是極容易被忽視的,因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種植方法和產量上了。

萬一忽視這個細節,導致農人中暑而亡,哪怕隻有十來起這樣的事件,也必會給雙季稻蒙上陰影。

一旦有人造謠說雙季稻不吉利,會死人,想要大麵積推廣就難了。

正可謂細節決定成敗。

這麼一想,羅長史看向蘇惟生的目光更加讚賞。

“羅長史謬讚了!”蘇惟生拱了拱手,又對衝羽先生解釋道,

“因為要搶時間,沒辦法讓佃農們在家慢悠悠地做飯。天未亮時,我就已經讓家中女管事與莊子上的婦孺做了大飯團,用竹葉裹了,每人兩個。他們在來的路上就吃了,也不耽誤時間。等午間回去大家也一道吃飯,不用再自己做了。”

“受教了!”羽先生覺得又是一個收獲。

滇池王更是聽得津津有味,不停地問著各種問題。

他們今日走這一趟,是特意來看畝產多少斤的。

按莊子上的規矩,自然是各家幹各家的活,可一家人裏總有老人、孩童和婦人,這樣一來,幹活就慢了。

滇池王不可能一直待在田裏曬著大太陽等,更不可能一等許多天。

因此蘇惟生專門抽調了四十個壯漢,滇池王指著哪畝地,他們就飛快地收割畝地,收割完之後直接稱重,讓屬官記錄下來。

王府屬官中不乏略懂農事的,提醒滇池王把上、中、下田各抽了兩塊,還把犄角旮旯的田地也抽了兩塊,將各自的畝產一一記錄下來。

這是戶部和工部都會用的抽樣之法。

這麼多田地,滇池王本以為要兩三天才能收割完。

誰知道經過蘇惟生這一番安排,一早一晚各兩個時辰就做完了,其中還有不少時間浪費在了走路上。

看著典簿記錄的數據,滇池王感慨萬分,看向蘇正德的目光愈發複雜,“大豐收啊!”

本朝的畝產在兩石左右,花城土地貧瘠,往年能得個一石半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