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糧食(1 / 2)

年輕人也就是看他年紀大了不忍心,勉強勸一勸罷了,到了別人的地界,誰幹活的時候還敢偷懶耍滑呢?

雇他們幹活的這家是花城當地的百姓,也就是幫忙開荒。

每天給的酬勞就兩頓稠粥一個幹餅子,銀子是沒有的。但這點兒東西稍微省一省,就是兩個人的口糧。

年輕人的情況比錢老頭好得多,一家子兄弟五個都帶著家小活著逃出來了。

都是壯勞力,要是這樣還養不活一家老小,那就當真隻能怪自己了。

不過,也就是花城才有這等好事兒。

花城官府早有規定,不管開出多少荒地,前兩年都不用交稅,要是等開春再幹,人工貴不說,時間也晚了。

老百姓別看書讀的不多,心裏卻是自有一本賬。

左右自家糧食是夠吃了,省出個七八天的雇了難民來幫忙開荒,自家人在旁邊盯著,不怕他們偷懶,怎麼也能開出幾畝地來。

開出來的地,待明年隨便翻一翻,就能直接種東西。

桑葉、藥材、茶樹,哪樣不能種?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二個第三個也跟著出現了。

讓花城百姓把糧食拿出來白養難民,沒人願意,但像這樣互利互惠,也沒什麼人會不同意,畢竟自己也得了好處嘛。

百姓在雇傭難民,官府也沒落於人後。

雇上一群難民,修水壩的修水壩、修路的修路,雖然比開荒累了不少,可吃得也更好啊!

兩頓幹飯加兩個餅子,這要拿回去摻水再煮一煮,一家子都夠吃了!

不過這活挑人,不是青壯幹不了。

還有花城的大戶,雇人修路的、修莊子的、修池子的,多得很哪!

不管是幹什麼,隻要沒苛待難民,官府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當然,對這些富戶的德性蘇惟生也不太放心,專程派了衙役在外頭巡視,不準他們糊弄難民。

沒過多久,不止花城,整個滇池都開始這麼幹了。

對於官府、富戶和百姓而言,是花了最小的成本買到了充足的勞力。

而這些難民被水淹得一無所有、回去了還得忍受層層盤剝,要是離京城稍微近一點,還得被抓去做苦役,九死一生啊!

可到了這裏,能花點力氣養活自己、養活家人,熬到開春,他們自己也能開荒,種自己的地。

聽聞滇池王和滇池的官員極為厚道,花城知府蘇大人更是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滇池的現狀,哪個百姓不想遇到這樣的官兒呢?

一時之間,越來越多的難民動了留在花城、留在滇池的想法,明明是大冬天,向來被稱為蠻荒之地的滇池卻是一派繁榮。

蘇惟生跟何軒這麼幹,當然也是動了把人留在花城的心思。

“花城的人口太少了,地廣人稀,大片大片荒地被雜草覆蓋,要是這些難民都能留下,過幾年稅收必會十分可觀。”何軒難得輕鬆起來,開始展望未來。

蘇惟生沒那麼樂觀,

“眼下看著好,不過是官府、富戶和百姓三方發力的緣故。等過上兩三個月,活兒幹完了,難民的口糧又從何而來?也不知商隊那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