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並州大校(上)(1 / 3)

“奉先,就等你了,那就走吧!”

楊飛看了一眼騎著赤兔馬趕到呂布,隻見呂布身披獅盔鎖環甲,左右槁鍵,手提鐵戟,外罩紅色外袍,威風凜凜,英姿颯颯,與跨下的赤兔馬相映成趣,當真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包括楊飛在內,所有人心中都不由自主說聲好!楊飛心情複雜地斜了側後的陶成一下,然後回頭對昭武校尉彌且不真點點頭,彌且不真大叫一聲“起!”

隨著這聲號令,一屯親兵營騎兵和軍府文武,加上他們的奴仆護衛,共一千多人兩裏多長的隊伍開始浩浩蕩蕩從軍府門前大街出發,向城北緩緩行進。

此番是楊飛到並州後第一次擺開全副州牧儀仗出行,真是旗幟飄舞,威風非凡,除了他的大將旗纛,光是導引旗幟就有一百二十麵,加上鑼鼓和其他依仗,確實氣勢赫赫,威風炎炎。

街道上的百姓早都被晉陽尉李琨(字子玉,李應的親兵頭目,後投奔楊飛。)派出的巡守騎兵清理幹淨,一個人也沒有,關鍵是大部分喜歡熱鬧的人今天早早都出門了。留下的人隻合躲在暗地偷看一下,個個都是看的矯舌不下,小地方人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麵,很多心裏都說:皇帝出行也不過如此吧。

大隊人馬出了晉陽北門,過了北渠大橋,開始上了南北向的寬直弛道。

這條弛道是秦始皇當年為了與匈奴作戰而修築的,從鹹陽向東,經過蒲津橋,安邑,晉陽,一直通到雁門,是中國古代一條十分重要的國防高速公路,漢朝也十分注意維修,特別是漢武帝時為了戰略大反攻,特地進行了拓寬和加固。國家安定時每年郡縣都會征發大批民夫進行修整的。隻有黃巾之亂後,朝綱失統,異族入侵,弛道有十幾年沒有修整,荒廢了許久,高幹擔任並州刺史曾經進行過維護,恢複了一些舊觀。

楊飛來到並州後也委派幹員招募民工著實修整了一下,花費了不少金錢。同時他還在弛道上每隔八十裏設置一個驛站,根據重要性駐紮驛兵五到二十人不等,馬匹十幾匹,負責傳遞文書,具體是由軍政曹負責管理。

楊飛將驛傳分為三種:平傳,通傳和飛傳。平傳指兩天一次,驛站將累積送到的官府文書送往相應方向的驛站,由他們接著傳送。平傳是使用最多的驛傳方式,一般的官府公文都是使用這種方式來傳送。通傳則是指信使憑借專門的令牌,逢站換馬不換人,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負責從頭傳到尾,這主要是各郡長吏有重要事情需要人當麵稟告解釋時才使用。為了防止私人以公謀私使用驛馬,通傳的令牌隻有各郡的太守,郡尉,郡丞,督郵才有,而且每人隻有三枚。驛站也要對使用通傳令牌征調驛馬的官吏進行登記,每年年末上報軍政曹和護官曹進行檢察。

飛傳則是指十萬火急的軍情需要傳遞時才使用,規定是不論風雨天候,逢站即傳,不得延誤,而且必須是快馬加鞭。由於驛兵們執行任務時身上都要背一麵紅色的直方旗,比較醒目,頂端還加裝了風哨,快馬奔馳風哨會發出十分淒厲的響聲,不論白天黑夜,軍民人等聽到後都要自覺讓開弛道中央的驛道。如果在弛道中央的驛道上被驛馬踏傷,不僅後果自負,還要治罪。

飛傳也稱為六百裏加急快馬,指它一天一夜可以傳遞六百裏,基本上在所轄郡縣,不論哪裏發生緊急情況,通過飛傳楊飛都可以在兩天內得到消息。當然由於飛傳事關重大,對於使用權限也有嚴格限製,隻有各郡太守,或者鎮守邊疆的守將才擁有飛傳所特有的飛傳筒,擁有發出飛傳羽書的權力,亂發飛傳羽書是要治罪的。而實際上由於鄭重其事,自從楊飛設置驛站後幾個月,還沒有收到過一次飛傳羽書。

設置驛傳雖然占用了幾百名士兵和軍馬,但卻保證了軍令政令的暢通,大大加強了楊飛對所轄郡縣的統治。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人,楊飛當然知道信息傳遞的重要性,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嗎:物質和信息的交流乃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要素,所以楊飛對於驛站的建設,弛道的維護十分重視,特別是創立三院十四曹後,弛道歸屬工曹主理,在主事常林的負責下,不僅加固了路麵,建設開辟新的弛道,而且按照楊飛的要求,對原有道路進一步拓寬,並且挖了排水渠,由於道路整修沒有多久,特別平整,大隊人馬上了弛道後不由加快了速度。

一邊行進在平整的弛道上,楊飛一邊在馬上琢磨呂布這個家夥。看到他剛才的身姿和氣色,一點都不象日夜征伐,酒色無度的樣子。

古人雲:酒乃伐性之斧,色乃伐性之媒,楊飛幾個月前將呂布接來後,當時給他送了六個絕色美女,以後又授意麾下文武累計送給了呂布十幾個美貌侍女。並且在陶成來到晉陽任職後,特意指使陶成在呂布的食物酒水中放入少量的春藥,以便盡快完成呂布“桃花林中死,做鬼也風流”的夢想。當然這隻是楊飛的想法,呂布是否這樣想就不知道了,關鍵是不論他怎麼想也沒有用,隻能認真走好楊飛為他設計的“溫柔鄉是英雄塚”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