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湄洲媽祖祖廟

湄洲媽祖祖廟

湄洲媽祖祖廟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的祖廟山上,地處台灣海峽西岸的湄洲灣畔,始建於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起初規模很小,後經曆代擴建,規模宏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同胞積極捐資建設,湄洲媽祖祖廟規模蔚為壯觀。

媽祖是傳說中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名叫林默,原籍福建莆田湄洲,出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日,她自幼聰明,很小就能誦讀詩文,並能在海中穿梭自如,經常扶危濟困,奮不顧身地搶救在海中遇險的漁民和商人。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28歲的林默辭別家人,在湄洲島湄嶼峰羽化升天為神,當地民眾為了紀念她,就在其升仙處建立廟宇祭祀。因媽祖顯靈護航、濟世救人的事跡,從宋代開始,曆代皇帝先後十四次敕封媽祖“天妃”“天後”“天上聖母”等封號,並與孔子、關帝一起被列入朝廷的祀典。

媽祖信仰具有特殊的層級譜係,產生了分靈習俗,一般地方新建廟宇塑像時,要先到曆史古老、神跡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宗教儀式後,新塑的神像被認為是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神力,但每年必須回到祖廟祭祀進香,才能保持神力不衰。湄洲媽祖廟是世界公認的祖廟,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每年

在媽祖誕辰和升仙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信眾紛紛來此謁祖進香,舉辦盛大的媽祖祭祀活動。

台灣地區媽祖信仰興盛,信眾多達1600萬,媽祖分靈廟有5000餘座。1997年1月24日,湄洲媽祖祖廟的媽祖金身從大陸迎往台灣,在島內進行了為期100多天的巡遊活動。媽祖金身在台灣共巡遊18個縣、市,駐蹕30多個宮廟,往返行程萬餘裏,受到當地信眾的熱烈歡迎、虔誠禮拜。這是海峽兩岸一次空前的民間性交流活動,對增進兩岸同胞的了解和感情具有重要意義。

千百年來,媽祖從海神、航海守護神變為全方位的平安守護神,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峽兩岸人民的重要精神財富。媽祖信仰作為沿海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在海內外華人中有巨大影響力,同時媽祖信仰也是維係海峽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對於增進兩岸民族感情、增強兩岸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湄洲媽祖祖廟已成為海峽兩岸、海內外同胞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參考文獻

[1]王金華:《千年媽祖巡寶島 萬人空巷迎金身──湄洲祖廟媽祖金身巡遊台灣追記》,《台聲》1997年第7期。

[2]林長榕:《神昭海表的湄洲媽祖廟》,《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3

期。

[3]張向冰:《湄洲媽祖》,《海洋世界》2009年第11期。

[4]福建省文物局編:《福建涉台文物大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