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伊犁將軍府

伊犁將軍府

這座伊犁將軍府初建於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其結構與北京四合院相似,建築群整體坐北向南,總占地近2萬平方米。共有三重門院,沿中軸線依次為府門、二堂和辛亥革命之後建立的將軍亭。東西兩側各有營房、廂房。西側有四合院,內有正堂和家眷住房,四合院的西南側有武備倉庫。二堂後有金庫,金庫西北為衙署,保存較為完整。府內的東營房東側還有文廟。

乾隆年間,清政府派兵平息了準噶爾部貴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為了進一步管轄西北地區,首先在伊犁地區駐防興屯,又在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專門設立了“總統伊犁等處將軍”,也就是這裏提到的伊犁將軍,負責全疆的軍政邊防事務,第一任伊犁將軍為領侍衛內大臣公明瑞。

此後,伊犁將軍成為新疆地區級別最高的軍政長官,清政府於烏魯木齊設一都統,又在四地各設一參讚大臣,由都統管轄,管理新疆境內的駐防官兵,另外在多地設辦事大臣或領隊大臣,管理縣、營各級官員。各級駐紮大臣都由伊犁將軍管轄。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伊犁河北岸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東南修建了新城——惠遠城,這裏從此成為新疆地區的首府,也是伊犁將軍的駐地,在其周圍陸續又修建了八座

城池。清政府起初從內地遷移官兵來此駐防,三年一換,後來又改為官兵攜親眷永久駐紮。伊犁地區也就成為新疆軍政的中心,改變了此前以甘肅嘉峪關為西北邊界的局麵。

這座首府之城先後多次遭到伊犁河的侵襲,又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被沙俄侵略者拆毀,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清政府收回該地,在舊城北修建了新惠遠城。如今我們見到的伊犁將軍府就坐落在新惠遠城中。但是在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後,省府為迪化也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伊犁地區不再是新疆軍政的中心,僅處理北疆邊境事務。辛亥革命後,伴隨清政府的垮台,伊犁將軍府也被挪為他用,最終被廢置。

伊犁將軍府舊址曾被長期廢置,後又經過多次改建、改造,將軍府圍牆也破損得較為嚴重,建築群的保護迫在眉睫。伊犁將軍府於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入21世紀以來,為了修葺這座見證了中央政府經略新疆的曆史建築群,國家文物局專門撥款將府內的主要建築進行維修,此後又多次撥款修複,並提升府內的展示布置。

如今伊犁將軍府已經重新開放接待四方遊客,這座建築不僅展示了新疆地區清代建築的麵貌,更有力地證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參考文獻

[1]史明迅:《

伊犁將軍府舊址》,《曆史教學》2002年第10期。

[2]呂強:《乾隆“伊犁將軍府”的設立與肅州城鎮經濟的回落——基於西北稀見方誌的梳理與分析》,《中國地方誌》2022年第1期。

[3]張新穎、趙璐:《新疆伊犁將軍府遺存價值研究》,載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築園林委員會主編:《建築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論文集》,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