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定元年,江南四州,正上演著一場“拉郎配”的大戲。
拉郎配,在民間並不罕見。每值皇帝大規模征召秀女,許多好人家的女兒就要永遠地辭別父母親人,進到暗無天日的後宮之中。有些熬成了老姑娘,方才出宮;有些一輩子都在宮裏遙望,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得到臨幸。
從不認識的未婚男子女子,在大街上被強拉到了一起,拜堂成親。一天到晚,大街小巷,都回蕩著喜樂吹奏的聲音。
“爹爹,這是怎麼回事啊。”劉琬聽到府邸外吹奏不斷的喜樂,疑惑道。
劉鏡堪歎了口氣道: “你可知,皇上要廣納秀女了。前些日子才下的旨意,要在江南四州征召一千六百名秀女。”
“一千六百名?竟這麼多的嗎”這樣一個數字著實令劉琬吃了一驚。
劉鏡堪點頭。
“這天下剛定,百廢待興。百姓尚且需要休養生息,怎可如此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劉琬蹙了蹙眉頭。
劉鏡堪起身:“話是這麼說,但是曆朝曆代皆是如此。周丞相也是借了這個由頭,才引得皇上下了這道旨意。”
劉琬上前,嘴裏喃喃道:“ 縵立遠視, 而望幸焉; 有不見者, 三十六年。又有多少的女子,會是這樣的命運呢?”
劉鏡堪亦歎惋:“我已寫了封折子,上奏皇上了。但願皇上能開恩吧。”
“聖旨到!劉鏡堪接旨——”一聲尖銳的聲音打斷了父女之間的對話。
“朕令戶禮二部奉持此諭,公巡州縣,凡女及笄之上,容姿端秀,皆儕甄進之列,著爾持朕諭,呈名驗身。朕選秀女,遵曆朝舊製,共一千六百名。然四海困窮,百姓倦怠,當與民休息,許其修睦。朕逢華歲,適值嬪納。朕聞明承之女劉氏飽覽通史,柔嘉淑順,風姿雅悅,特封美人,不日進宮,欽此。”
黃門侍郎的聲音落下後,整個劉府都陷入了短暫的寂靜中。
在場的每個人都神色詭異,劉鏡堪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抽動了兩下。
“劉大人?”宣旨黃門開口提醒。
劉鏡堪回過神來,艱難地接過聖旨: “臣,劉鏡堪,謝主隆恩。”
明黃的聖旨擺在劉鏡堪書房的幾案上,父女倆望著這聖旨不發一言。
還是劉琬先打破了寧靜,她溫聲道:“爹爹,既然聖旨已下,還是麻煩您跟許公子說明情況吧。”
低著頭的劉鏡堪終於從思緒中抽身,艱難開口:“這是自然。”
劉琬口中的許公子,就是劉鏡堪的門生——許長念。
劉琬及笄已滿有一年,卻一直待字閨中。劉鏡堪和陳氏姨娘都有意為她相看男子作夫婿,許多家追慕劉鏡堪清名,也遣來媒人說親,但都被劉鏡堪一一回絕了。
“許公子為人正派,行事端正,才情瀟灑。隻是我倆有緣無分。”劉琬繼續道,帶了些許她自己都難以察覺的歎息。
許長念於今年恩科拿了進士二甲十一名。此人敏而好學,為人剛毅,雙親早逝,家裏略有祖產,不愁吃喝。
劉鏡堪欣賞他的為人,劉琬也歡喜他的才情,即使兩人之間目前沒有多少情愛。
劉鏡堪閉上了雙目,作沉思狀: “小琬,你先回房去吧,我再看會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