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4章 西涼薑維(1 / 2)

216年春,一場冰雪過後,春的步伐漸漸走來。馬超四個從山陽郡坐船一直趕到彭城,對於彭城的變化,馬超感覺像是走進了神話裏。他從沒見過能夠不用帆便能行走的大船,也從沒見過不用馬就能行走的火車,更沒想過的事情就是到了徐州後,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徐州已經修建起來了發電廠。一個軍工碩士,用了二十二的時間,將一個基礎全無的徐州改造成了一個嶄新的社會。雖然這些錢都是用了別的郡百姓的血汗錢修建起來的。利用相城的煤炭,陶應用了四年的時間改造出來了第一座活力發電廠。發電廠沒有後世那麼好,發電量不大,電壓較低,這些因素一直困擾著陶應,但是陶應知道憑借著現在的科技,也隻能這樣的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啟了也快五年的時間,第三次工業革命陶應也率先開始。研究出來電之後,陶應便開始研究燈泡。又用了近半年的時間,陶應才設計出來第一款昏黃的燈泡。夜晚,燈泡漸漸替代了火把,雖然他不夠明亮,但是還是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從各府趕來觀看這新奇的玩意。

夜晚,蕭城,城牆上的燈泡亮起來,就連馬超都忍不住的驚訝的跑去看了許久許久。在蕭城呆了兩日,馬超這才離開蕭城趕往彭城。彭城的城區已經延伸到了陶陵鎮,陶陵鎮又在蕭城旁邊,在蕭城的城牆上便時不時能聽到山中傳來的隆隆的響聲,那時陶陵鎮又在開發新式的大炮了。

騎馬來到彭城,彭城城牆很高,馬超仰起頭,高大的城牆上插滿了旗幟,威武的金翅軍站滿城頭讓人望而生畏。進了城之後,馬超尋了很久才得知陶應居然沒有府邸。陶應居住孔融大學中,孔融大學是孔融學堂演變而來的,是整個徐州的文化中心。

馬超趕到孔融大學,孔融大學已經從集賢殿所在地搬遷到了城西邊的一處山腳下。高大的大門,旁邊沒有守衛的士兵,馬超抓住個學生才問得陶應的住處。進了大學之後一直往前走,到處都是讀書的士子,走到一處優雅的隔開的小院中方有兩士兵在那裏把守,馬超將鍾繇的書信遞過去,士兵前去稟告給陶應,陶應聞是馬超前來投靠連手都不顧的洗便跑了出來。

此時的陶應已經四十多歲,早已沒了往昔的意氣風發,卻平添了看破世事的滄桑。見彭城王出來了,馬超慌忙拜倒在地,陶應慌忙將馬超等人扶起來,此時的馬超看上去威風凜凜,不愧為曆史上的五虎大將!

陶應將馬超迎入院落中,院落中有幾位年輕人在爭辯,旁邊有位風韻猶存的婦人在旁坐著針線活。那幾人見到馬超等人,慌忙朝馬超等人施禮問好。馬超有些不解的問為何他們也可以隨意出入王府,一說到王府,馬超才發現似乎進入到徐州之後就壓根沒發現王府兩個字。

他在來孔融大學的路上碰到過修建的很好的駐紮,每一個都比這座小院別致,馬超聽聞那些都是徐州重臣的居處卻不想陶應一個王爺卻居住的如此寒酸。

陶應見馬超不解便跟他說道:“他們在爭論文章的好壞,那個可是我們徐州的大文豪,叫曹植,是我徐州名將曹純的義子,別看他年齡不大,但是卻深得孔融先生賞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