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是曹植,馬超所聞不多,不想身後的薑維卻出來稽首道:“原來這位就是曹學士啊,我在月刊上常看學士文章,如今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見薑維亦頗有禮貌,曹植也忙過來施禮。曹植為人狂傲,但是此時的曹植卻不然。他在徐州長大,從小到達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他是曹操的兒子,所以他現在倒是謙遜很多。如今在徐州之地,曹操有二子在這裏。第一個便是大文豪曹植,不過他已經是曹純的義子了,被曹純撫養長大。另外一個是曹衝,曹衝也是聰穎異常,曆史上他死的早,傳言被曹丕所害。
但是他被交換來徐州時才僅僅不到三個月大,在徐州他被寄養在了一戶曹姓尋常百姓家中。那家人生活不是很好,從小曹衝便在學堂讀書,讀到中學堂時家裏供不起他的學費,加上他又特別孝順,所以便報考了徐州機械學堂,現在已經變成陶應身邊難得的助手,特別是在電的研究方麵,曹衝顯示出來的天賦讓陶應都為之驚歎。
世間有兩位神童,如果曹衝算一位,那麼另外一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荊州的周不疑了。當年曹衝被曹操所喜愛,但是苦於他沒有玩伴便將荊州周不疑請到了許都。曹衝死後,曹操便要殺了周不疑,曹丕等人為其求情,曹操言此等人不是曹丕他們所能駕馭的,所以果斷的殺了他。
如今這周不疑亦在彭城。他的父親往南投靠了長沙劉琦,其父便托劉琦讓周不疑到彭城來求學,於是周不疑便來到了彭城。周不疑的聰穎比之曹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就連陶應也驚訝不已。周不疑的父親想讓周不疑去官吏大學就讀,但是陶應卻言不如讓其跟在自己左右研究科技,如此人才要是去從政簡直浪費了。
其實陶應心中亦有所想,徐州年輕一代人中,人才輩出。人才輩出不怕,就怕在一個時期有兩個人才,這樣就為社會種下了及其不穩定的因素。他想在老了之後便讓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王位,然後將權利下放給自己的義子諸葛亮,這樣二人皆無怨言。
如今自己的兒子也是飽覽詩書,陶應一直讓他跟曹植呆一起,讓他學會為人處世之道,將來做一個不被大家指責的王爺就行。想要自己後世永遠享受富貴,就必須讓他們放下手中的權利。所以,陶應便決定成立丞相製度,就是讓丞相可以相互替換,爭取在三四代人之後,便實行民主大選製度。
民主製度不是一日便能達到的,因為徐州人的法律意識強大,但是並州、幽州、冀州、遼寧等北方土地百姓卻還沒達到這種地步。所以這是幾代人的事情,所以陶應便有意識培養諸葛亮當第一代丞相,然後讓鄧艾接任。鄧艾亡後便由江東才俊陸遜接任,陸遜亡後便由鍾繇還沒出世的兒子鍾會繼任,等鍾會那一帶便可以實行民主選舉製度了,這幾十年的時間便要統一天下,然後用教化來改變人民的思想。
當一切都有了接班人後,這周不疑和曹衝就成了不穩定因素,所以陶應便將他們的集中到科技上去,轉移掉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用科技推動著徐州繼續往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