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了環渤海城市群後,陶應又做了遠景規劃,遠景規劃便是設置在並州的一個節點城市帶,讓他成為北國門戶。然後再著力打造長安城,將長安城打造成洛汴城市群的另外一個極點。不過這一切都需要很多的錢財來支持,如今百姓喜歡存儲家業,不太願意消費,所以經濟總是上不來。而且如今天下未定,兗州又阻隔住了徐州到洛汴的路,讓道路更加不順暢了。
陶應一直想除掉兗州,但是曹操和司馬懿在,打兗州一時半會打不下來,就會將徐州拖到一個泥潭了很難出來,於是陶應隻能等待著兗州的變革。這個變革陶應全部都壓在了曹丕身上,曹丕自幼在彭城長大,深受徐州文化影響,所以他是親近徐州的。
如今的兗州,曹操已經靡靡老也,他的膝下留在身邊的隻有兩個兒子,長子曹丕,還有一個武夫曹彰。曹植已經過繼給了曹純,如今曹植已經是享譽徐州各府的大文豪,深得孔融賞識,被天下士子作為楷模。還有一子曹衝,曹衝還在繈褓之中就被抵押來了徐州,路上遇到了劫匪,他被一個農家收養。如今秉性異人的曹衝早已被陶應賜姓為陶,在徐州最為發達的科研機構裏搞電學研究。
所以當曹操越來越蒼老時,兗州的局勢也開始越來越動蕩。大家不知道曹操會把位子讓給誰,但是有些人不願意就這樣幹等,於是大家都開始站隊起來。這其中擁立長子曹丕的人最多,其中便有大將徐晃、夏侯淵、曹仁、滿寵等人。
但是很多人覺得如果讓曹丕繼位,兗州就會落入彭城王之手。他們對彭城王沒有好感,又覺得自己才華足夠輔佐一個有本事的人成就帝業,於是他們便擁立了野心勃勃又力大無比的曹彰,他們甚至把曹彰比作是項羽在世。
這些擁戴曹彰的人便有智謀出眾的司馬懿,武功堪比關羽的猛將許褚,還有老將樂進、曹洪,新將郭淮等人。
公元220年一月,兗州突然傳來曹操去逝的消息。曹操一死,將兗州的地位傳給了長子曹丕,曹丕在許都宣布接受漢帝冊封進魏王爵位。曹丕執政後,整個兗州便陷入一場動蕩之中,袁尚與孫權二人擔憂曹丕會親近徐州,到時候若曹丕投奔徐州,那麼中原就隻剩下他們兩家是彭城王的眼中釘子了!
所以聽聞曹丕執政後,袁尚便令人暗地裏去結交曹操之子曹彰。曹彰與司馬懿一同領兵駐紮在北方,聽聞曹操駕崩的消息後,曹彰欲來許都奔喪,司馬懿道此時若去如狼入虎口也!曹彰問計於司馬懿,司馬懿便獻了一計,於是曹彰便帶著身邊幾元大將在司馬懿的帶領下前去許都奔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