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4章 司馬懿出世(1 / 2)

如今經過幾年的發展,兗州的糧草已經越來越多,如今可以自立起來。曹操又問司馬懿何時能攻陶應,卻想不到如今徐州的發展速度竟然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徐州陶應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又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一直沒有繞圈子,通過利用煤炭,陶應在徐州發明了發電機,然後開始在蕭城修建了發電廠。發電廠發電後,陶應又帶著自己的團隊又發明了電燈,電燈的發明讓徐州進入到了電文明時代。而且陶應也率先將電用在了守城上,就例如徐州府的城上都拉上了電網,若有人敢攻徐州就等著被電死吧!

徐州設立第一個發電廠後,陶應便在彭城成立了徐州發電廠,發電廠開始在各個府的中心城市修建發電廠。如今占領的地方越來越多,陶應便開始了新一輪的全國規劃。規劃中將建設一批像徐州府彭城這樣的城市產業群。第一個被規劃起來的便是徐州的工業大府廣陵府和江南府。陶應在二府規劃了蘇州城市群。蘇州城市群主要是以工業為主。

第二個大型城市群便是洛汴城市群。洛汴城市群以洛陽和汴京為中心點開始往外發展,他們的主要發展方向便是工商業。如今隨著北方的土地越來越多,洛汴兩城之間便起到了西北和北方對徐州府鏈接的橋梁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從西北湧向徐州,洛陽和汴京的區位優勢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

所以陶應便規劃了洛汴城市群,同時又將洛陽定位成了帝都文化區。洛陽作為首都已經很多年的曆史,所以,陶應便決定由司隸府和汴京郡出資來重新修建新的洛陽城。新的洛陽城將修複皇城,修複宮殿,然後招待那些土豪們前來參觀消費。

如今徐州下轄的幾個府百姓富庶,所以旅遊的人開始越來越多,而且如今交通又方便了很多了,所以陶應便開始鼓勵消費起來。打造洛汴城市群後,陶應又為北方打造了沈陽城市群和環渤海城市群。沈陽作為遼寧府的治所所在地,這十年來又迎來了陶應很多政策人才的支持,如今已經成為北方科教中心。所以陶應需要一個鏈接帶,這個地方就處在沈陽和青州府之間,所以陶應選取了後世的北京城一代和天津一代。

陶應在渤海城市群著重打造兩個城市,第一個便是更名後的天津港,第二個便是群山環繞的北平城。隻要這兩個地方成為交通要塞後,陶應所轄的富饒地區便基本形成了一條直線的形狀。到時陶應便準備直接從沈陽修建一條鐵路直接到天津港到北平,然後度過黃河到青州府,從青州府抵達徐州府,抵達徐州府後便能鏈接到南下到廣陵、江南府的鐵路,還可以鏈接到淮南郡等地。

這條鐵路修通後,沈陽人便可以坐著火車一路去欣賞江南的美景,還可以去壽春去看看四世三公的袁術墓和皇城的美景。袁術死後,陶應在壽春厚葬了他,並保留了他修建的皇宮,不過皇宮是不住人的,是用來遊覽參觀的,每年去壽春看皇城的人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