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8章 去除隱患(1 / 2)

北方,寒冬將至,司馬懿剛接待了呂蒙的來使,呂蒙來使傳達了孫權欲與曹彰聯姻的意思。通過聯姻便能將兩家綁在一起,到時候便能齊心協力來對抗強大的徐州!剛送走使者,這邊便傳來了曹彰的令書,曹彰令許褚接替司馬懿鎮守汝南,令司馬懿去濟陰郡接替郭淮對抗徐州陸遜。

如今山陽郡的太守正是從益州打了勝仗歸來的陸遜。陸遜原是江南府的知府,是封疆大吏,如今調到了北方的經濟大郡山陽郡任職。山陽郡雖然不如江南府那麼大,但是山陽郡卻是同彭城一同發展的大郡,經過這二十多年的建設,早已不是江南府能比擬的。

司馬懿接到曹彰的調令後,心中便已經猜測的差不多了。身邊將領勸司馬懿回信給曹彰,如今兵馬尚未練成,汝南人心尚未穩定,若走恐怕許褚治理不好汝南,畢竟許褚是個武將,在治理地方上肯定比不過司馬懿的。司馬懿歎了口氣說道:“我功高震主,主公肯定聽信了別人的讒言,這是要去掉我的兵權啊!”

司馬懿收拾了下行囊,便以身體有疾為借口請求回許都修養,同時保舉郭淮來鎮守汝南郡。汝南郡是大郡,這裏都有曹彰控製的兗州那麼大了。而且汝南又是平原,這裏盛產糧食,如果治理的好的話,以後的糧草都不用從徐州進口了呢!

當司馬懿回到兗州,又將保舉郭淮的信燒掉了,司馬懿兒子不解,司馬懿道:“若我此時保舉郭淮去汝南,會害了郭淮,主公在奸臣的挑撥下肯定會懷疑我與郭淮串通一氣。如今郭淮掌管著濟陰郡近五萬大軍,此是兗州屏障也,不可保舉他!”

司馬懿說完,又忍不住歎了口氣。司馬懿回許都非為心寒也,而是韜光養晦,然後趁機鏟除被徐州收買的官員,到時候還能將兗州扶持起來。司馬師不解,曹彰如此懷疑他,為何不去投徐州呢?而且徐州陶應又多次派使者前來招攬與他,並許諾讓他接替曹彰為兗州之主。

司馬懿不言語,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一般。

新的一年到來,由於天災,汝南百姓沒有過冬的糧食,一個冬天餓死了很多百姓。百姓傷亡巨大,許褚又治理不利,讓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搬離汝南朝南陽逃難而去。見有百姓逃難,許褚又下令禁止百姓逃離汝南,第一是為了保住汝南人口,第二便是不能讓徐州知道汝南的情況,不然陶應肯定會以人道為借口出兵攻打汝南郡。

百姓沒吃的,在汝南逃難時便有人揭竿而起造起了反,這一造反不要緊,一時間整個汝南近一般的縣城都被亂民占領了。見難民越演越亂,許褚慌忙四處鎮壓,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這些難民很多居然訓練有素,而且還裝備了很多新式的大炮,幾次作戰都將自己的兵馬擊潰,特別是攻城時,更是損失慘重!

許褚想不到是陶應四處派出去的探子早就知道了汝南的情況,於是在賈詡的建議下,陶應便令南陽和淮南兩郡支持汝南的起義軍來拉起了農民起來。那些起義軍中,很多頭領都是南陽軍事大學和壽春軍事學院的學生,這些學生帶著糧食和火器在汝南很快就拉起了一支支軍隊,這些軍隊又相互配合,雖然許褚勇猛,但是一人難敵四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