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語句排序
語句排序題給出幾個句子,要求考生根據正確的邏輯順序重新排列,使其成為語義意完整的一段話。語句排序題的解題技巧包括判斷首尾句、抓標誌詞、抓行文脈絡三種。
一.判斷首尾句:首尾句通常特征鮮明,做題時可先從選項給出的首尾句入手,排除幹擾選項。
*考試中常見的不能做首句的句子,其特征包括:
(1)句子含有指代詞,並且在本句話中沒有明確指代對象。
(2)句中僅僅含有成對關鍵詞後者的,比如“雖然……但是”中的“但是”、“不僅……而且”中的“而且”等。
(3)句中含有總結詞的,比如“可見”、“因此”、“由此可知”等。
(4)對論述話題展開論述的句子。
*解答語句排序題時,既要關注某句話適不適合做首句,又要重視尾句,尾句對做題有極大的幫助。當句子中出現“總之”“可見”“由此可知”“因此”等詞語時,該句很可能為尾句。
二.抓標誌詞
語句中的標誌詞,如關聯詞、指代詞、順序詞、重複詞等可提示語句的邏輯順序,解題時可利用標誌詞排列語句,確定句子間的先後順序,排除幹擾選項,快速解題。
*關聯詞可提示語句間的邏輯順序,特別是表達轉折、因果、並列等關係的關聯詞,做題時應對關聯詞保持高度敏感。
*常考的轉折詞有:但是、然而、可是、卻、實際上、事實上等。
*常考的因果詞有:因此、所以、故等。
*常考的並列詞有:一方麵……另一方麵、既……又……等。
*如果句子中有指代詞,並且指代不明的時候,我們一方麵要知道這句話不適合作為首句,另一方麵要注意尋找這個指代詞所指代的對象的位置,從而確定相對順序,對幹擾選項進行排除。
*常考的指代詞有:這、其中、此外、前者、後者等。
三.抓行文脈絡
行文脈絡是我們找到上下文行文邏輯的依據。根據文段的行文脈絡也可以確定句子的順序。
*題目中雖然有個別標誌詞,但是不能高效鎖定答案。此時可以從句間關係上判斷先後順序,比如利用事物發展的邏輯順序等。
*通過抓行文脈絡判斷句子間的先後關係還可以考慮以下角度,比如:提出觀點-具體展開論述、提出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指出現象-分析原因等。
第二節、語句填充
在做題過程中,可以利用話題統一、前後照應兩個原則選擇最優選項,確保前後語句銜接得當。
一.話題統一:指組成段落或複句的句子之間,彼此緊密聯係,都圍繞一個話題集中地表現一個事實、場景或者觀點。包括以下兩種觀點:
(1).保持主語一致,指的是填入句子的主語應與文段各句的主語保持一致。
(2).保持話題一致,指的是句群之間涉及的領域、對象、觀點一致。
*找到文段的核心話題,是必要的條件。
二.前後照應
指語段中的信息要前後吻合!彼此呼應,在表意上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空缺處所在的位置不同,所填的句子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可據此理解所填句子的含義。
(1).空缺處位於段首:引出話題、總領全文。
(2).空缺處位於段中:承上啟下。
(3).空缺處位於段尾:總結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