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帥在某下山之前特別交待過,一切但憑太史將軍做主。既然太史將軍有妙計在胸,還請寫在蠟丸之中,某保證在三天之內帶回去山寨之中,麵呈於大帥手中!”
太史慈點頭,立即有近衛送上早已準備好的密信蠟丸給孫輕。孫輕重任在身,也不在關城中耽誤片刻,立即借著夜色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
三日之後,孫輕返回山寨,將太史慈寫給張燕的密信親手交給張燕。
張燕看完密信之後,原本皺著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他將密信放在燭火上點燃,燒成了灰燼。“你這就去將王當和杜遠二人悄悄喊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時,三位小帥來到張燕的帳內,帳外則安排了一群心腹親衛守著。
“你們明日分頭前去通知各寨,就說我準備率軍前往冀州收糧,願意去的山寨抓緊時間準備,三日後準時出發!”張燕對三位嫡係心腹交待說道。
“大帥,之前你一直告誡我們不可下山劫掠,以免惡了劉世仁,為何今日卻改變了心意?”杜遠不解地問道。
“此事涉及機密,你們不要多問,隻要你們記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山寨,為了大夥兒今後的前程。”張燕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道。
三位小帥跟著張燕出生入死十多年,早已將張燕當成值得信賴的兄長,既然張燕說一切是為了大家,幾人也就強忍心頭不解,領了命令離開。
三日之後,有六個早就想下山劫掠的寨子響應張燕的號召,出動了不少青壯,前來與張燕的部眾彙合,然後一起朝著常山郡的方向呼嘯而去。
兩百裏外的常山郡治所元氏城內,振武營主將太史慈、振勇營主將孫禮和幽燕軍副將郝昭三人正在商議著迎敵之策。
太史慈說道:“此次迎擊黑山眾賊,主要目的不在於過多的殺傷,隻需誅滅首惡和頑固的幫凶,徹底震懾住黑山這幫靠造反和劫掠為生的亂民!”
孫禮接著說道:“振勇營自成軍以來,還沒有見過血,這次難得一展身手,孫某厚著臉皮懇請振武營和幽燕軍莫要跟振勇營搶功。”
郝昭自告奮勇說:“既然孫將軍想要打首戰,昭不才,願率部屬留守元氏城和房子縣,截斷黑山賊眾東進的路線!”
太史慈見孫禮主動請纓,便說道:“這次振武營主要負責截斷黑山賊眾的退路,希望孫將軍能率領振勇營獲得開門紅,不僅狠狠地鍛煉一下部隊,同時也為已故的常山相孫瑾和當年無辜受難的百姓報仇!”
“太史將軍放心,這次定要殺得黑山賊眾屁滾尿流,喪魂失魄!”孫禮滿臉憤慨地說道。
有過了兩日,張燕帶著數萬黑山部眾從讚皇山附近躥出了山林,出現在開闊的平地上。
“你去悄悄告訴杜遠和王當,讓他們找個借口把部隊拖延在後麵,等到今夜的後半段,咱們山寨的所有人馬一起向南轉移,脫離這群人!”張燕將孫輕喊至身前,附耳低聲交待道。
孫輕聽了張燕的話,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頓時心裏突突地跳了起來。“大帥,就這麼放棄數萬一起打拚過的兄弟,會不會有損你的名聲?”
“不礙事的,劉世仁的部將都不是嗜殺之人,太史子義也向我承諾過,隻誅首惡和幫凶,等將這些山寨頭子解決了,我們也就等於是向劉世仁交了一份投名狀,今後就能名正言順地出山接受朝廷的招安和改編。”張燕耐心地向孫輕解釋一番,頓時打消了孫輕心中的不安。
當日夜裏,張燕帶著嫡係部隊轉向南行,在拂曉時分悄悄渡過了濟水,然後停駐在距離房子縣以西三十裏處,靜候著一河之隔的北方傳來消息。
張燕率軍剛剛渡過濟水,負責收口和截後的太史慈便命令部隊在讚皇山東麵和濟水北岸布設好兩道截擊線。正麵迎戰黑山賊眾的孫禮,則率領振勇營一萬五千士兵排著嚴密的陣型,向敵人發起了狂暴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