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公元566年1月13日)出生於長安城也就是現在得陝西省西安市,又名,李叔德,出生於北朝的關隴(就是現在得六盤山)貴族,七歲的時候世襲封為唐國公,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當時也為大隋朝立下了諸多功勳,如大破平毋端兒起義(農民起義軍,毋端兒是山西河津人)、抵製突厥進攻,深得隋煬帝歡心。那為什麼李淵會起兵謀反呢?據史書記載,當時有個叫史世良的算命先生曾對李淵說:“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這裏直接說的是“人主”,“人主”就是皇帝。當時李淵還僅僅是一個刺史(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這也就是放在古代社會動蕩不安,這個說法放到以前也說的通,聽到這個說法後李淵並沒有把這個足以讓他掉腦袋的話隱藏起來,而是大肆張揚,四處散播。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結交天下各路豪傑,讓那些人過來投奔他,當時因為隋朝在隋煬帝楊廣的治理下民不聊生,出現在很多農民起義軍(1、瓦崗程咬金稱混世魔王;2、相州高談聖稱白禦王;3、蘇洲沈法興稱上梁王;4、山後劉武周稱定陽王5、濟寧王溥稱知世王;6、濟南唐璧稱濟南王;7、湖廣雷大鵬稱楚王;8、江陵蕭銑稱大梁王9、河北李子通稱壽州王;10、魯州徐元朗稱淨泰王;11、武林李執稱淨梁王;12、楚州高士達稱楚越王13、明州張稱金稱齊王;14、幽州鐵木耳稱北漢王;15、夏州高士遠稱夏明王;16、沙陀羅於突殿稱英王17、陳州吳可宣稱勇南王;18、曹州孟海公稱宋義王)號稱十八路反王。
李淵廣泛結交天下豪傑這件事,最終讓隋煬帝對他很不滿
隋煬帝在巡幸的時候,曾詔令李淵前往見麵。如果李淵心中沒鬼,他去見見隋煬帝就是了。但是他心中有鬼,他那時候肯定想起了劉邦通過巡幸,把韓信抓起來的故事,因此假裝有病,不去見隋煬帝。
隋煬帝見李淵不去見他,還對當時在宮中的李淵外甥女王氏說:“汝舅何遲?”也就是說你舅舅為何不來?王氏說李淵生病了,隋煬帝說:“可得死否?”意思是病得要死,起不了床嗎?李淵聽到消息後為了保命這時候隻能拚命的表現自己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這個時候李淵縱情享樂,貪汙腐敗,最起碼讓楊廣能夠降低對自己的猜忌,由此可以看出,李淵絕不是忠心於隋煬帝的人,不然不會不奉詔,哪怕知道是死路。隨後楊廣命王威、高君雅留在太原監視李淵的一舉一動。
李淵得知自己被楊廣監視,便找了一個防備劉武周和各路反王的借口讓二兒子李世民(唐太宗)大批招兵買馬,當王威、高君雅察覺到李淵要謀反,想要想要謀殺李氏父子,結果失敗被殺了。
所以總的來說,李淵即便當時沒有明確表態,但是李氏父子也做足了起兵的準備,李淵隻是在等一個時機罷了,直到局勢成熟,隋朝失去對全國的掌控,中原混戰無暇西顧之時,同時隋煬帝因為劉武周割據馬邑(朔州市)自稱天子事件遷怒於李淵(《舊唐書.劉武周傳》武周自稱太守,遣使附於突厥),李淵果斷於公元617年,於太原起兵,3萬精銳,直取關中(長安),入長安後,李淵立王楊侑為傀儡皇帝(隋恭帝),(公元618年)三月,煬帝在江都被殺,同年五月,李淵廢黜了楊侑,自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年號武德,大唐立國之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