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遇故人(1 / 2)

阿好一人一馬疾馳數日,終到桓溫大營。

阿好將周孝的名帖遞交上去,便立於一側待那官兵來查。隻見那人幾番核對,又查了查阿好脖頸處的胎記,最後又打量阿好一眼,見阿好隻謙卑鎮定地立著,便將名帖遞回:“鼓吏周孝,去吧。”阿好應“是”,收回名帖,終入了桓軍大營。

入營後不久,大軍便開拔。三月,阿好跟著桓溫大軍,逆流而上,來至了彭模,桓溫暫命眾將士在此安營紮寨。

左右無事,阿好便取出隨身佩劍,擦拭一番,獨自避開人群,來至營後一處坡地,隻見此處正是在一處峽穀之中,兩岸高山聳立,此時春回大地,山間翠色漸濃,如若不是戰事,此地定為文人雅士追捧。阿好哀歎一聲,拔劍出鞘,悶聲練起劍來。

主帥營中,卻是另一番光景,氣氛緊張,安西將軍桓溫與江夏相袁橋、征虜將軍周撫、參軍孫盛、周楚等人正在商討要事。

沙盤前,桓溫拿著旗標放入盤中:“斥候來報,成漢兵出三路,欲環包我軍,我與諸位兵分兩路應對,進奪成都,諸位意下如何?”

眾將附和應當如此,若一軍潰敗,仍有一軍可攻成都。

江夏相袁喬沉思良久,卻道:“大將軍,我觀此並非良計。今懸軍深入萬裏之外,勝則大功可立,當合勢齊力,以取一戰之捷。若分兩軍,恐眾心不一,萬一戰敗,大事去矣。不如全軍而進,破釜沉舟,必將勝也。”

桓溫聽聞,以指撫額,眉間緊鎖,眾將議論紛紛。半晌,卻見桓溫再次取回先前的旗標道:“此計可行,參軍孫盛、周楚聽令,爾等領二千兵力駐紮彭模守住輜重,以待來援,其餘將士明日開拔,隨我直取成都。”

議畢,眾將紛紛自將營中退出,此時已是黃昏,隻見日薄西山,殘陽收起最後一抹餘暉時,群山環抱著的營帳漸次亮起燈來,好一番“夜深千帳燈”之景。

隻周楚卻不想回參軍帳中,在營門前一跺腳,轉身便跑去營地不遠的河邊,撇下刀鞘,刷刷地舞起。愣是連身後其父征虜將軍周撫的叫喚都未聽見,周撫隻得搖頭作罷,與身邊參軍孫盛訕訕道:“犬子為我寵壞,但本性不壞,武藝亦佳。今後與孫參軍同守彭模,還望多多看顧。”

“年輕郎君心高氣傲亦是有的,想當年我如周參軍這般年紀時亦總是想著破洛陽,斬石氏首級。”孫盛笑著回道,心中卻略有惴惴。

近百招劈砍挑刺之後,周楚隻覺心情舒暢不少,便尋一巨石坐下來,卻發現這巨石早有一人坐於其上,隻暮色降臨,又因自己氣極,一時並未發覺,便立即揮刀劈砍過去,那人亦是反應極快,提劍來擋,劍劍刺來,竟也不落下風。周楚立時提起十二分精神,這一來一回間,周楚忽覺這招式很是熟悉,卻又拆解不了,忙道:“你可認識荀氏灌娘?”

“正是吾師。”

“差點打了自家人。”

周楚定睛一看,發現確是麵熟,於是收刀入鞘。來至阿好身前,此時一輪明月正破雲而出,周楚借著月光,才看清,原來是阿好:“司好,你如何在此?你,這,你女扮男裝,混跡軍營可是要殺頭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