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部將之一的王俊,與同為嶽飛軍幹部且為自己上司的張憲,在感情上對立已久,現在終於爆發了。
張憲有謀反企圖。——王俊因此做了這樣的告發。秦檜立刻策劃將張憲的謀反與嶽飛聯結在一起。身為高級幹部的張憲,與嶽飛的關係當然非常密切。
奉宰相秦檜之命的何鑄,對嶽飛進行調查。“將軍有謀反嫌疑,我是奉命前來調查的。”聽到何鑄說這句話時,嶽飛突然用力撕破身上穿的衣服,並且轉身過去。原來他的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怎麼查都查不出謀反證據的何鑄,將此事向秦檜報告後,附帶申述自己的意見道:“強敵金未滅,此際無故殺死一員大將,必因而大失士卒之心,應非社稷長久之計。”
對此,露著悻然表情的秦檜,隻呢喃了一句:“上意豈可違拗。”
這名禦史大夫對秦檜是完全言聽計從的。雖然如此,他還是查不出任何證據,而前後達兩個月之久的調查,確實是夠苛酷的。
——豈可如此對待國家功臣?
——嶽飛精忠報國是無人不曉的事情!
——沒有證據就是證明嶽飛無辜!
許多人齊聲譴責政府對嶽飛的逮捕和調查。
秦檜對這樣的人都一一加以痛擊。就官職的人因而被罷免,對以嶽飛無辜向政府提出控訴的建州一名劉姓市民更處以死刑。
軍方長老韓世忠也表示不滿。他以“你有證據嗎”之語詰問秦檜。對此,秦檜以尷尬的表情回答:“聽說,嶽飛和其子嶽雲有過以文書致張憲之事。隻是這封文書還沒有被發現。不過,他們起叛意是很有可能的。”
“聽說?……有可能?……隻憑這些,你就可以辦人嗎?”韓世忠以此對秦檜怒喝。
同樣為軍方首腦、盜賊出身的張俊,早已投靠和議派。而韓世忠則依然不放棄主戰論。隻是,部下已經被改編為中央軍的他,目前並沒有可以指揮的軍隊。這樣的人,危險的程度當然沒有部下不肯離去的嶽飛高。這大概是韓世忠之所以沒有遇害的原因吧!
韓世忠意圖彈劾秦檜,卻因此被左遷為醴泉觀使這個閑職。他從此閉門謝絕會客。據說,一些人偶爾看見他騎著驢子到西湖之畔,手提酒壺的樣子。他後來還活了十多年,但絕口不提往年的軍功。
投靠和議派的張俊由於有蓄財之能,後來成為大富翁,包括族人在內都享受富貴榮華。
以秦檜這等人,對處刑嶽飛之事仍始終拿不定主意。即使在家裏,他也為這件事情而眉頭深鎖。一天,他的妻子用火筷子在火爐中的灰上寫了“捉虎易,縱虎難”這六個字。
“好!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秦檜下定決心了。
常勝名將嶽飛遂遭縊殺,其子嶽雲則被處斬。嶽飛享年三十九歲,養子嶽雲則為二十三歲。據說,嶽飛被處刑的消息傳至金國時,該國要人莫不欣喜雀躍,幹杯互祝。
嶽飛被處刑是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的事。和議於同月成立。這是屈辱性和議,南宋以“臣”對金自稱。以和議使節身份被派遣金國的,正是當初奉命對嶽飛進行調查、後來被更換的何鑄。
翌年,金將徽宗、鄭太後、邢皇後等人的遺骸以及韋氏送還南宋。鄭太後係徽宗的正後,卻非高宗的生母,高宗的妻子邢氏也在北地歿故,三具靈柩無聲無息地抵達杭州。高宗生母韋氏則得以活著與兒子重逢。
最可憐的是欽宗。他的回國會使高宗為難,而金國也想把他留下作為最後的王牌。
你回去後,請轉告大家設法把我弄回去,千萬不要辜負我的這個期待。——韋氏臨歸國前,欽宗流著眼淚向她懇求。
欽宗早已沒有回國後重登帝位的念頭。他隻期盼依靠弟弟的好意,能活著重新踏上南方的土地。而他卻連這小小的願望都沒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