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處刑是紹興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和議於同月成立。這是屈辱性和議,南宋以“臣”對金自稱。以和議使節身份被派遣金國的,正是當初奉命對嶽飛進行調查、後來被更換的何鑄。

聽到嶽飛即將攻打開封,金國總司令宗弼因而準備向北方撤退。正在這個時候,宗弼接到下麵這個情報:嶽飛軍正在撤退。

嶽飛是日奉十二道金牌,在極端不甘心的狀態下撤退的。

“我這是撿回了一條命。”宗弼對左右幕僚如此說。

嶽飛實在不甘心到極點。他決定辭官退隱鄂州(湖北武昌)。但對他十分仰慕的部下,拒絕被解散或改編為中央軍,他們依然以“嶽家軍”身份隨侍在嶽飛身邊。

對秦檜而言,嶽飛令他感覺芒刺在背。反對媾和的人,有圍繞在嶽飛身邊造成巨大勢力之虞。嶽飛是年輕而富於魅力的人。偏偏媾和論有很大的弱點,被攻擊時實在苦於辯解。

這樣的和議怎麼能說是對等的呢!——南宋以二十五萬兩銀和二十五萬匹綢提供金國作為條件,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屬國對宗主國的歲貢嗎?

對這樣的攻擊,秦檜等和議派作為反論的是:對方因此而歸還河南、陝西之地。

但由於撻懶已遭肅清,金食言不肯歸還領土,戰火因而再度點燃,善戰的嶽飛眼看即將攻入開封,卻因日奉十二道金牌而被召回朝廷,因此,他本人和主戰論者當然都極為不滿。

“嶽飛已經離職,卻還在養兵。擁有私兵的人,其心可誅。”秦檜再三以此煽動高宗。

嶽飛有叛意。——秦檜盼的是以此理由殺死嶽飛,以達到掃蕩反媾和勢力的目的。

“嶽飛乃精忠之士。”高宗對嶽飛的信任卻沒有因此而動搖。

“陛下,此際不壓住主戰論者,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望請明察。陛下不能忘記金國握有最後王牌這一點啊!”秦檜以囁嚅似的聲音道。

王牌指的是被金扣留的高宗之兄欽宗而言。

欽宗是宋國皇帝,到現在還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因為欽宗是以皇帝身份被帶到金國的,從來沒有表示要讓位給什麼人。高宗是擅自以皇帝自稱的,並非由欽宗受讓帝位。也就是說,他的即位在法統上站不住腳。知道其弱點的金,多次亮出王牌表示:有必要時,可以考慮在河南之地立欽宗……

縱然是傀儡,欽宗要是複歸河南之地,再怎麼說也是真正的宋國皇帝,屆時高宗會成為僭稱者。他不但無法招募勤王義軍,更有可能被視為謀反者而受到討伐。結果,高宗政權隻有崩潰一途。

千萬不可以讓欽宗回歸之事有發生的可能。——因此,每次舉行和談秘密會議時,南宋方麵一定提出這個條件。

可憐的是欽宗。思鄉心切的他,每天做的是南歸之夢,而使他不能如願以償的,竟然是他就皇帝之位的弟弟。

南宋與金的和議一旦決裂,金很有可能打出欽宗這張王牌。如果金把欽宗送到開封,南宋的存在將受到威脅。金之所以沒有把欽宗送到開封,利用他為傀儡,是擔心這個正統宋王朝有可能變貌為強力的反金勢力。與正統性受質疑、體質羸弱的南宋政權周旋——對金而言,這是較為輕鬆的事情。

“和議成立,陛下才得以安泰。因此,破壞和議之輩,對陛下而言,應該是不忠之臣,豈可以精忠相稱呢?”秦檜對著高宗緩緩搖頭道。

“朕知道啦!”高宗頷首道。嶽飛以謀反理由被處刑之事,可以說就在這個瞬間決定了。

現在隻剩如何對嶽飛論罪的問題而已。最妥當的方法應該是內部告發,但“嶽家軍”是以嶽飛人格為中心、極為團結的集團,引誘內部人告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是團結心極強的“嶽家軍”,也不可能達到完璧的程度。人組成的集團因愛憎問題而有人際關係上的間隙,總是難免。雖然同為嶽飛的部下,某些人卻有相當深刻的感情對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