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鄂州擊退蒙古軍的凱旋將軍的名氣,現在更加上六君子的救星,賈似道當然因此而人氣沸騰到極點。賭博高手賈似道,的確是很能掌握人心的。

由於是暗中的媾和,所以非得留下戰鬥的痕跡不可。

一等到由越南北上的兀良合台軍接近鄂州後,忽必烈就開始撤退。賈似道令水師指揮官夏貴襲擊渡江中的蒙古軍。——實際上這隻是演戲罷了,並不是真正的襲擊。

蒙古軍將軍中的一團犯罪者置於隊列的最後部分,故意延緩渡江的動作,並且在主力渡江完畢後,讓這批人成為被襲擊的對象。宋軍自然襲擊得手,砍下首級一百七十。

與奇功相較,獲得的首級異常地稀少。

杭州宮廷中盡管有人因此頗為訝異,但也沒有深究。

忽必烈急急北上。他的弟弟阿裏不哥下麵有一個名叫亞蘭達爾的參謀,正在蒙古各地招兵買馬;同樣為阿裏不哥黨徒的道裏奇,則在漠南各州募集兵員。漠南指的是戈壁沙漠之南,這裏是漢地大總督忽必烈的地盤。

忽必烈的妻子有優異的政治敏感和勇氣。她一方麵派使者向哈剌和林詰問“道裏奇為何在漠南之地募兵”,另一方麵聯絡在鄂州的忽必烈“祈速北歸”。

蒙古等遊牧政權,最大的缺點可以說在於繼位者問題。有能力的人受到推戴,在過遊牧生活時是當然的事,但說到能力的有無或如何比較,卻沒有一定的基準。他們也沒有決定繼位者的製度可以依循,因此,最後往往呈現為以力奪權的形態。推戴這件事情也並沒有法製化。忽必烈回到北方,就徑行召開部族大會了。部族大會是以推戴可汗為目的而召開的會議,卻沒有規定與會人員的資格。阿裏不哥以自行召開部族大會方式自稱受到推戴,忽必烈也依樣畫葫蘆,在自行召開的大會中自稱受推戴為可汗。

骨肉鬩牆之戰於焉展開,但由於力量懸殊,結果忽必烈大勝而阿裏不哥降伏。自豐庶的漢地接收了充分的兵員、武器和糧食補給的忽必烈,當然沒有敗給隻依靠草原的阿裏不哥的道理。通過與弟弟的戰爭,忽必烈才知道漢地所具備的潛力。蒙古元老因為忽必烈受漢化而甚為不快,忽必烈卻不以他們的想法為忤。1260年,在對阿裏不哥的序幕戰獲勝時,忽必烈定元號為“中統”。蒙古原本沒有元號,隻以“雞年”之類的方式表現而已。

不得完全漢化,不可喪失蒙古尚武的風氣。但既然統治漢地,必須融合漢地習俗,將其中的一部分采納為己有才行。——這是忽必烈的基本想法。

徑行召開部族大會而被推戴為可汗的忽必烈,以大蒙古皇帝的名義,派遣國信使至南宋。被選派為國信使的是漢族人郝經。

“讓我頭痛的家夥來了……”賈似道呢喃道。郝經是曾經與他串通聯合演出鄂州之戰這場假戲的人,由於對方握有自己的把柄,賈似道因而視郝經為不速之客。

“這個人有很多問題,需要詳細調查,先把他扣留起來再說。”賈似道下了這道命令。

“扣留國信使,茲事體大,我們可以這樣做嗎?”南宋也有要人以此為不妥。

“國信使是對方以此自稱,是否為蒙古帝國正式的國信使,這一點有疑問。忽必烈說他被部族大會推戴為可汗,但阿裏不哥不也作同樣的宣言嗎?我們大宋知道有兩個人在以蒙古皇帝自稱,其中到底以何者為真,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因此,在確定之前暫時扣留這所謂的國信使,不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嗎?”賈似道道。

忽必烈自鄂州撤退返回國都後,已使弟弟阿裏不哥乖乖降伏,但海都的叛亂尚未平定。他暫時沒有餘裕對南宋用兵。

關於蒙古軍自鄂州撤退一事,賈似道向朝廷報告的是“將之擊退”。南宋國都因此而沉醉在戰勝氣氛中。凱旋將軍賈似道不久後便晉升為宰相。另一個讓賈似道鴻運當頭的原因是,當時在杭州朝廷權傾一時的丁大全,已惡名昭彰到極點。繼這個人之後就權勢寶座的人,無論是誰都應該會受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