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這賣的是什麼,怎麼這麼香!”士兵甲很客氣。曹操治軍嚴明,整個城中的士兵從來沒有跟百姓發生過爭執,對百姓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
“軍爺,這是饅頭,我新發明的。很好吃,要不要來一個。”朱歌掀開鍋蓋,第一鍋新鮮的饅頭在騰騰熱氣的掩映下悄然而出,待香霧散去後,白白嫩嫩的饅頭像少女的肌膚一覽無餘。“你倆是我的開張頭一份兒,不收錢,隨便吃!”朱歌雖然夜裏盤算的很謹慎,但是真的執行起來,還挺靈活。
“那怎麼好意思,多少錢,我們倆一人來一個。”士兵絕對是好士兵,不搶不奪,公平對待。
“你們倆就先嚐嚐,吃完看著給。不好吃不要錢。”朱歌剛一見到兵哥哥有些膽怵,他怕要了錢也沒命花。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啊,反正好吃不好吃都少不了你的錢。”士兵甲很仗義,自己拿了一個又給旁邊兒士兵乙拿了一個。兩人先後咬下了對酥軟饅頭的第一口。
“真他娘的好吃!”士兵甲第一口還沒咽到肚子裏就趕緊先發表了一下感想,然後瞪大眼睛看著士兵乙。
“嗯,好吃。”士兵乙沒有士兵甲那麼多廢話,好吃就是好吃,得快點兒吃。說話的功夫已經把一整個饅頭給吞了下去。
“老板再給我來一個。”士兵乙一手忙著掏錢,一手伸過來問朱歌要饅頭。朱歌不敢怠慢,趕緊把饅頭雙手奉上。
“今個兒我把我兜裏的錢都給你了,你把這些饅頭都賣給我吧。”士兵甲迫不及待的把兜裏的錢全掏了出來,直接拍在案子上。
士兵乙一看,也跟著說,“對,都賣給我們吧,錢不夠的話我再給你去湊。”說著也把自己的錢拍在了案子上。
朱歌哪敢說不,趕緊把一整鍋的饅頭給撿好,也沒敢數錢,等那兩個士兵興高采烈的抱著一鍋饅頭返回到城牆上時,朱歌才回過神兒來去蒸下一鍋。
第二鍋剛開始蒸,又下來幾個士兵,他們這次來是先提前預定來了,顯然口碑效應是打起來了。朱歌同樣不敢怠慢,就這樣蒸了一鍋又一鍋,直到把當天的三十斤麥粉全部蒸光。然後朱歌抹了抹汗,扛著半袋子五銖錢早早的回到了客棧。
這一幕,徹底驚呆了在許昌城牆根兒做生意的大大小小商販,他們從小到大還來沒見過這麼火爆的小本兒生意。朱歌饅頭鋪的大名一夜之間傳開了。
朱歌不明白東漢人對於饅頭是怎樣的一種認識,也許就跟西洋麵包剛進入中國市場類似,但顯然饅頭的魅力要比麵包大的多。
朱歌也沒有預料到開張第一天的情形竟然是這樣,花了近一夜工夫議定的開店方針和開店政策在實際情況麵前竟然沒有一絲用得上的可能。顯然朱歌沒有估料好自己的顧客都是哪些人,定位出現了問題。但總的情況還是好的,自己稀裏糊塗的就收了半袋子五銖錢,這可都是那五個半饅頭換來的。
回到客棧的朱歌半天都沒有緩過神兒來,接下來怎麼辦又成了難題,自己沒想到一下子這麼火,火到了出乎自己預料的地步。思量良久,“管他怎麼辦呢,接著幹吧!”朱歌橫下一條心,先幹下去!
第二天五更天,朱歌早早的背著一袋子麥粉去往饅頭鋪,遠遠的就看見朦朧的晨色中一條長龍綿延幾十米,在尚不明朗的光線中,見首不見尾。
朱歌走近一看,得。自己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城牆上的兵士下來了一半兒,全排在了朱歌的饅頭鋪前,士兵都有列隊的習慣,但沒想到買個饅頭還這麼遵規守紀,比二十一世紀的人素質都高。
排在最前頭的正是昨天第一個下來買饅頭的士兵甲,“兄弟你可來了,我們都排半天了。”
朱歌趕緊欠身打招呼,“我馬上做,馬上做。”
“兄弟不用怕,我們也都是普通人,你把那玩意兒做好吃就行。”士兵甲生怕嚇著朱歌,影響他的正常發揮。
朱歌今天還多帶了二十斤麥粉,看來這回都等不了天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新書已經馬上過兩萬字。小馬開始渴望推薦支持了!新人需要支持,請從推薦開始,免費又環保,節能又有效。——六一兒童委員會祝全體大朋友小朋友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