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家饅頭店(1 / 2)

朱歌興奮勃|起的心在看到店小二手裏提著的東西後徹底受傷了,店小二看著朱歌又氣又惱也是一臉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客官您說的特殊服務是指?”店小二不敢得罪這位身懷饅頭的貴客。

“行了,不要什麼特殊服務了。”朱歌忍了忍,看著眼店小二手裏提著的馬桶,“這個留下,你出去吧。”

朱歌沒想到,他跟店小二提了句特殊服務,換回的竟然是一隻馬桶,當然這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起碼夜裏撒尿不用再頂風濕鞋了。東漢末年的客棧,還沒有廁所跟臥室共處一室的情況,有也可能隻是在皇宮裏麵有,在民間,茅房就是茅房,客房就是客房,至於一般客棧,會給有要求的貴客單獨備個馬桶,這就叫特殊服務。

一路疲乏,朱歌簡單收拾了下,便倒頭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店小二敲門,問朱歌要不要吃飯,客棧可以兼做餐館兒,能就餐,但是得額外花錢。朱歌掂量出個饅頭,掂量了半天說了句,“不吃。”

朱歌沒有心思吃飯,他要想好接下來該怎麼做,手裏的饅頭隻夠他住三天,三天之後自己可能就要睡馬路了。計劃隨時都在變,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具體可行的辦法,一切法子都是臨時的法子,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朱歌從一開始鐵了心想辦法回去,到屢屢受挫,已經慢慢的認清了現實,這是在一個各種科技和力量都極其落後的年代,企圖借助平凡人的力量讓自己穿梭時光?這不是做夢是什麼,除非遇到神仙。朱歌想到神仙這個詞兒又聯想到了那天在黃河岸邊出現的怪老頭兒,也許他真的有辦法,但是他不肯直接幫自己。天下之大又能去哪兒找他?

為今之計,隻有先讓自己生存下來,來日方長,留得青山在,不怕回不了家。

朱歌決定了,慢慢來兒總能想到辦法,這事兒急不得。眼下自己能做的就是先養活自己,先立足在這裏。

聰明人放到什麼時代都是精英,朱歌腦子嗖嗖嗖一轉,一個大膽又牛|逼的決策誕生了。

沉默一天後,朱歌開始爆發了。他先用兩個饅頭在城門口換了個攤位,又用一個饅頭換了三十斤麥粉,接著帶著最後的三個饅頭去鐵匠鋪訂做了一套先進的蒸饅頭設備,經過討價還價,僅用兩個饅頭就搞定了這一筆最大的開銷,最後的最後,又用半個饅頭換了鄉下農夫的三捆兒柴火。

一切準備就緒,朱歌的饅頭鋪,就要開張了!

其實,朱歌還省下了最大的一筆費用——賦稅和禮金,別看是在封建社會,竟然沒有征這方麵稅和索要賄賂的,當然也沒有城管,所以朱歌的店開的相當順利,起碼開端是非常順利,一個人一天就搞定了所有程序。

朱歌自留了半個饅頭,這是他最後的資金,也是值得紀念的半個饅頭,它將與自己一同見證,朱式連鎖饅頭店的誕生。

第二天就是饅頭店正式開業的日子了,朱歌很激動,他就要在東漢創業了。“如果真的靠著這個發家致富,成了地主,自己就可以娶好幾個老婆,到時候會不會樂不思蜀啊,還有自己會不會富可敵國,與皇帝平起平坐啊。”朱歌越想越興奮,滿腦子都是饅頭店開張以後的場景。轉眼到了後半夜,朱歌翻來覆去的實在睡不著,就爬起來琢磨開店的策略問題。經過詳細的計算,朱歌打算每天限量賣三十個饅頭,每人最多限購兩個,每個三十銖,這樣下來自己一天的銷售額就是九百銖,除去各種原材料的錢,能淨賺六百銖,利潤可觀,值得甩開膀子幹!

三更天的時候,朱歌實在熬不住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五更雞鳴,朱歌就精神抖擻的開始和麵了。

許昌城的早晨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晨光中,厚實的城牆上巡邏兵三三兩兩的交換著崗位,太陽冒出地平線時,城牆根兒的所有店家都開始忙碌了起來,炊煙嫋嫋,伴著蟲鳴鳥叫,人們的胃也慢慢蘇醒了過來。

在眾多彌漫的煙靄中,有一家的煙火清香而醇澈,別具一格,進城出城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被這股獨到的味道所吸引,不由得便想知曉這是哪一家店,是什麼食物所發出,煙靄升騰輕挪直上,城牆上的士兵也被這股淡淡的清香熏蒸的精神振奮,紛紛四下張望。

“就是那個新開的店,昨天我來接班兒的時候他正架鍋呢。”士兵甲橫槊指著朱歌的饅頭鋪說道。

“真香,不知道他做的是什麼好吃的。”士兵乙也陶醉在了微醺的香氣中。

“走,下去問問。”士兵甲和士兵乙兩個人一商量,便趁著換班的間隙下了層梯,一前一後的來到了朱歌的鋪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