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24(1 / 3)

第二十三章

李金生怎樣從黃龍山回到鳳翔難童學校?馮玉祥在重慶給吳惠民校長提供了怎樣的幫助?李金生在鳳翔張家大院怎樣發現了神秘的“黑匣子”?國民黨青年軍到難童學校招兵時李金生為什麼沒有從軍?

九曲黃河在蒼茫渾厚的黃土高原上蜿蜒盤旋,千流百轉,到了中遊後,形成了一個凸起的“套”狀,這裏,就是有名的黃河“河套地區”。陝西、山西和內蒙不少地方都在“河套”之內。河套地區山秀河清,土肥水美,樹翠草碧,物產豐富,既有北國之雄壯,又有南國之靈秀,成為北國的塞上江南,高原的魚米之鄉。黃龍山就在“河套”之內。

李金生已經在黃龍山度過了兩個多月的時光。在這裏,他每天都和父親一起下地幹活兒,拉犁播種,施肥澆灌,除草保墒,先後收獲了玉米、高粱、大豆,采摘了蘋果、核桃、大棗,忙碌了整整一個秋季。雖然李金生家裏隻有五畝多地,而且大大小小地分布在山坡上,但由於這裏土沃水豐,氣候適宜,加上人勤活兒細,收獲的糧食能保證全家的溫飽。兩個多月來,經過母親的精心照料,細致調養,李金生的身體已經日益強壯,回歸熱病也一直沒有再犯,逐漸恢複了健康。李金生自己也感到,現在他飯量增加了,身上有勁兒了,幹活力氣足了,心情也愉快起來。

在這期間,李金生多次和父親到邀仙鎮趕集,並專程見了彭爾康牧師。彭牧師看到李金生身體已經康複,很為他高興,還主動借給李金生許多書籍讓他閱讀,其中有不少他喜愛的世界文學名著。當彭牧師聽李金生說不想再回鳳翔難童學校,要和家人長期呆在黃龍山時,就一再勸他,要把眼光放遠一些,多想想未來,千萬不要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彭牧師還反複告誡李金生,他正是學知識、長本領的關鍵時期,不能錯過了好時光。彭牧師還告訴李金生,他非常了解吳惠民校長,李金生跟著吳校長不會錯,不僅能學到本領,而且能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父親李恒德也看出了兒子的心思,勸他不要太掛念家裏,全家人在黃龍山已經站穩了腳,吃得飽,穿得暖,生活過得去。李金生在黃龍山的這些日子也看到,黃龍山風調雨順,莊稼茂盛,每年收成都不錯,也的確讓他放心。

經過彭牧師與父親多方勸說,李金生留在黃龍山的決心有所鬆動。他想起了吳校長曾說過的極富有哲理的話:人的一生有兩條路要走,一條路是必須走的,一條路是自己想走的,你隻有把必須走的路走好,才能走好想走的路。你的一生到底能走多遠,靠得不是雙腳,而是誌向;能登多高,靠得不是身軀,而 是意誌。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這座山,就是你畢生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想到這裏,李金生非常想念敬愛的吳校長,想念難童學校的眾多師生,想念學校那書聲朗朗的教室和校園。

這天上午,李金生正和父親一起在自家窯洞前整理農具,忽然聽到遠處傳來閆守利的喊聲:

“金生,你有信件來了,是寶雞鳳翔寄來的。”

閆守利一直在邀月鎮福音堂當雜工,他每天都要到鎮上郵局去,遇有尉氏同鄉的信,都會主動送上門。李金生趕忙上前從閆守利手中接過信件,拆開一看,是難童學校同鄉小迷糊寄來的。小迷糊在信中說,吳校長已從重慶返回學校,申請到了經費,近些天學校就要複課。小迷糊還告訴李金生,吳校長特意交待他馬上給李金生寫信,要李金生盡快趕回學校去,師生們都很想念他。

李金生看了信後十分感動,敬愛的吳校長還惦記著自己,老師同學們還惦記著自己,生死與共的難童學校沒有忘記他!李金生的心一下子飛到了學校,飛到了那些曾與他朝夕相處、勝似親人的眾多師生身邊。

父母得知學校來信後也十分高興,他們馬上給李金生準備行裝,催促他趕快返回學校。李金生也決定立即返校。臨走前,他又專程到邀仙鎮見了彭爾康牧師,彭牧師得知情況後,當即給吳校長和周牧師寫了信,並盡其所能給難童學校帶去一些經費。他還委托李金生,給吳校長和周牧師捎去一兜兒黃龍山紅彤彤的大蘋果。

李金生在父母和彭牧師的送別中,懷著激動和乞盼的心情,向著日夜思念的鳳翔難童學校奔去。就在幾天前,張大貴和江二楞兩人已經到陝北延安投奔八路軍去了,沒想到,自己也這麼快踏上了返校的路程。

李金生這次回校是原路折返。他要到渭南乘坐火車,再從那裏直奔隴西鳳翔。返程的路上,與來黃龍山時的艱難景況已大不相同,李金生現在病已完全康複了,精力充沛,身體強壯,母親漿洗後的校服也幹淨整潔,全身上下有使不盡的勁兒。另外,在黃龍山與親人團聚以後,這裏的豐沃與包容,也使他免去了對家人的後顧之憂。

由於心情好,身體壯,李金生一路疾行,走村過鎮。他先是到了白水縣,專程看望了賣漿麵條的河南老鄉秦老師,給秦老師帶去了黃龍山特產,介紹了自己尋親養病的情況。秦老師聽後很為他高興,又特意招待他了吃一頓漿麵條,並熱情留他在家中住宿。第二天一早,李金生又踏上了通往蒲城的公路。李金生隻用一天時間,就從白水趕到了蒲城,後又到了渭南,整個路程隻用了不到五天時間。到了渭南後,李金生不再步行了,他坐上通往鳳翔的火車,第二天就到達了鳳翔車站。下車後,李金生在火車站看著周圍那十分熟悉的環境,看著車站前他當初買大麵瓜的小集市,恍若隔世,感歎良久。李金生在這裏沒有久停,又連夜向北邊的王堡村難童學校趕去。

一進學校,李金生立即被校園內那熱鬧、歡欣和忙碌的氣氛所感染。從各地趕回學校的同學們,都在興致勃勃地做著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很多人都在整理教室,準備教具,打掃衛生,清理個人物品。當師生們看到李金生回來了,都馬上圍了過來,紛紛上前與李金生拉手擁抱,有一種大難後離別重逢的無限激動。小迷湖也跑上來緊緊抱住李金生,一個勁兒地喊:金生哥你可回來了,太好了,太好了!

馬萬年和一大批投親靠友的同學們也都回來了。當他們看到李金生,紛紛跑上前來拍手相慶,共同歡呼,熱烈祝賀難童學校開學複課。李金生在同學們的簇擁下,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放下行李後,他掏出從黃龍山帶來的蘋果、大棗、核桃等特產,熱情邀請大家品嚐,並向他們講述了黃龍山的見聞。當大家正熱烈地攀談時,吳校長、周牧師和教導處王主任等人進入了屋內。

李金生看到吳校長,眼睛一熱,一下子撲到了他的懷中,久久不願鬆開。雖然和吳校長隻分別了幾個月,但李金生就像一個曆盡磨難的孩子回到久別父親身邊那樣激動,他有太多的話要對吳校長說,有太多的事要傾訴,太多的思念要表達。

吳校長也緊緊地抱著李金生,眼圈紅了起來。幾個月來,他一直思念牽掛著李金生。特別當他從重慶回來後,聽說李金生曾病危險些喪命又遠走黃龍山時,非常掛念和擔憂,他當即囑咐小迷糊寫信,讓李金生趕快回學校來。吳校長已做好準備,如有意外,他將親赴黃龍山尋找李金生,一定要把他找回來。這一年多的風風雨雨,特別在曆經了千裏逃難後,患難之中的休戚與共,險途之中的生生死死,吳校長和李金生之間已經有了父子一樣的深厚感情,他太喜歡、太鍾愛這個淳樸真誠、踏實勤奮的好後生、好學生了,兩個人真是情如父子,親如骨肉,有一種無以言表的特殊情愫。

李金生把彭爾康牧師的信和禮物交給了吳校長,並介紹了認識彭牧師的經過。吳校長關切詢問了李金生家中的景況,又了解了彭牧師在黃龍山的詳情,對他資助難童學校的錢款深為感歎,也為彭牧師在黃龍山深處辛勞地服務災民、獻身宗教事業表示敬佩。

李金生也從吳校長那裏了解到了他在重慶籌款的艱辛曆程。

吳校長到了重慶後,首先找到國民政府教育部門申請經費,但由於抗戰時期經費異常緊張,有關部門根本拿不出錢來。無奈中,吳校長隻好又去馮玉祥先生。在馮先生的幫助下,吳校長找到了原西北軍老戰友、重慶賑災救濟委員會餘新清委員長,爭取到了部分救災款。此後,吳校長又廣泛求助於各慈善救濟團體,一家家地反映難童學校的困境,講述千裏逃亡的艱難,取得了他們的同情。最後,曾在河南資助過難童學校的美國基督教援華會、加拿大紅十字會等團體伸出了援手,撥出一些經費幫助學校解決當前的困難。

吳校長在爭取到這些十分珍貴的經費後,正準備返回陝西,不想遇到一個大麻煩,不僅耽誤了行程,還差一點送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