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在離開青草山之後,便乘舟很快回到君上,剛好碰到即將要離去的蕭逸…
看著蕭逸背著行李,蕭風隻是默默問了一句:傷得怎麼樣?
蕭逸用劍點地撐著,回道:還好!
蕭風掃了一眼他身上所帶的東西,坦然道:從此地坐船北上到江陵,三百餘裏,然後再經洛陽到蘭陵,這樣安全一些。
蕭逸默然。
蕭風接著遞出兩本劍經到蕭逸麵前:兩年時間,夠麼?
蕭逸接過兩本劍經,喜笑顏開,直言道:這是雲中劍法和瀟湘劍法,兩年時間自然是夠的,隻是宗主你…?
蕭風大笑道:放心,已經安排妥當了;以後,外人不在的時候,就叫我師兄吧!
蕭逸向蕭風和君山行了個禮,淡然道:師兄,授業之恩,蕭逸不敢忘,定會回來報答。
蕭風揮了揮手,示意蕭逸趕快離去,徒留遠處的蕭絮落寞的身影。
等蕭逸乘船離去時,蕭風看到遠處女兒的模樣,笑道:怎麼了,不舍了?
蕭絮回應道:倒也沒有,看他留在君山,既不開心,對他的劍術又無精進,徒留也無益,想來遲早都要走的。
蕭風摸了摸蕭絮的頭:你要是男子,該有多好!
蕭絮莞爾一笑:我要是男子,到時阿父得說我武功學的還不如一個女子了!
蕭風哈哈大笑,然後仔細看了一眼蕭絮,說道:這個年紀,該定親了.
蕭絮沒有回應,隻是直接行禮說道:我去看哥哥恢複的如何了…。然後轉身便跑向遠處,絲毫沒有往日的風采。
跑到一半的時候,她開口說道:蕭逸剛忘了和阿父說了,他說是震澤的顧月劍術大有精進之勢,本來之前想提醒阿父,對他們動手時要小心一點的,不過看到阿父平安歸來,想來這個消息也沒什麼用。蕭逸說可能是那天傷到哥哥的那人傳授的。
蕭風點了點頭,說了聲:知道了。
說完,蕭絮和身旁的兩個仆婢便離開渡口,上山去了。
蕭風在原地思索著:那天在洞庭慶典和他交手的人,絕非泛泛之輩,若是可以將他引入洞庭,一切的事情,將迎刃而解。
此時,有一名門人送來雲台的情報,交給蕭風身旁的管事,管事拆開信封,仔細看了一下,然後對著蕭風說道:宗主,查清楚了,是玉堂的丹藥。
蕭風轉頭看向管事,不解道:玉堂?
管事繼續說道:是的,自從王玉奔赴北境創建琅琊閣後,現在江湖上都在傳“武林四大梁柱之一”,分別是:南雲台、北琅琊、西鏡花、東玉堂。傳說這個玉堂是一家網羅天下奇珍異寶的組織,對各類的奇珍異寶進行分類,並設有榜單。隻是他們的掌舵者來去不定,隻知道他們駐點在青、徐兩州附近,故稱“東玉堂”。
蕭風眼珠轉動了一下,思索許久後,說道:相關的人都處理了。
管事回道:隻要有接手過藥丸的,並且清楚少主服下此藥丸的人,全都處理了,院內之前沒有關聯的人也全部換掉了。
蕭風囑咐道:這段時間,要好好照看他,不容有失,武學道路上,若是遇到跌境的事情,對心境損害極大,至於能否挺過來,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管事回應道:是。宗主,信中還說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玉堂的掌舵者病逝了…。
蕭風大驚:什麼…?
管事不解道:隻是我們和玉堂無緣無故,為何?
蕭風也想不明白,他閉目凝神道:是雲台的信?
管事答道:自然是,二宗主的信一直都是交給您親自開啟的。
蕭風睜開眼,淡然道:那這麼說,許多人都知道這件事情了。
管事點了點頭:想來是的。
蕭風轉身看向洞庭湖,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要去一趟江陵。如今君山內,武功高強的人不多,蕭柳又剛重傷未愈,蕭絮的飛劍護住自己足矣,若是眾人圍攻,想來也不是對手。你通知十二島主,密切關注洞庭湖內動向,若是有人來襲,你便啟動君山內的機關大陣,然後帶著蕭柳、蕭絮趕往江陵。
管事低頭行禮:定會護住少主。
蕭風歎息道:十二島和七十二峰在洞庭慶典的時候,他們都派了不少門下弟子過來參加,有的甚至還親自到訪。在慶典前夕,我趁著謝震在洞庭之際,慶典前幾天,我和謝震在湖內同他們宴飲一場,一是證明兩家關係穩妥,以穩定軍心;二是帶著謝震到他們那兒,也顯示出對他們的重視。
所以,這次十二島主沒來,也是我默許的。我原本想,那些長輩在,蕭柳放不開手去主持典禮。畢竟此次洞庭慶典,其它宗門來訪的人,除了謝震外,並沒有其他年長或德高望重之人,讓十二島主見了,也覺得寒磣。
隻是,沒想到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如今都得重新謀劃了!
管事開口說道:十二島主一直有請纓出戰震澤,其實…。、
蕭風笑了笑: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算了,不說此事了,我立馬趕赴江陵,君山就交給你了。
管事行禮示意明白。
------
顧月很快便趕到了巴陵,到了巴陵後,她先找了個鐵匠鋪打了一把劍鞘,然後趁著鐵匠打鐵的時候,趁機打聽當地醫舍所在的地方,還問有沒有人受傷的。隻可惜沒問到重要的信息,他隻能找到不同醫舍詢問,一開始,有五銖錢還好問一點,越往後,顧月算了一下所帶的錢幣,已經不太夠了,自然後麵的醫師都不願意多說。
巴陵城內熙熙攘攘、行人更是絡繹不絕,由於來此地多是行人,所以客棧更不用說,自然是數不過來。
顧月想了想,無奈隻能找個客棧先住下來,可是自己完全靜不下心來,畢竟老白還沒痊愈,要是在這兒耽擱一天,還不如回青草去。
就在顧月糾結的時候,隨著暮鼓響起,城中宵禁已經開始了。對於她來說,這個城門如同虛設,但是這下子,封城後更難找到陸時他們了。
於是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拿出了行李中的“雷火”,想起了在建康“石頭津”的時候,陸時對他說的話:
“陸時遞了個“爆竹”,對著顧月說道:給你兩個,這個看著像“爆竹”的東西叫“雷火”,取自《淮南子》中所說的“含雷吐火之術”。遇到危急的事情,你用火點燃,放到地麵會自行噴射,二十裏以內我都可以看到。
顧月欣然接過雷火,行禮致謝。”
然後她拿出身上的火石、火鐮和火絨在旁起火,點燃“雷火”,放置地麵上,很快,”雷火“便自行噴射至上空,在咻了一聲之後,在天空砰了一下四散出來,和之前在建康“秦淮河畔”一樣,居然沒有啞火。
很快,城內便有巡邏的官兵趕來此地,她隻能找個地方先行躲避一下,然後仔細看著四處,有沒有人過來尋她。
許久過後,除了來來往往的行人,和附近一些小孩在圍觀“雷火”外,沒有一個是她認識的人。或許,陸時他們已經離去了吧,看來隻能再想想其它辦法。
就在顧月準備離開的時候,有一人出聲叫住了她:顧月。
顧月驚詫,回身看到了陸時牽著他的小馬駒,顧月欣喜道:終於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