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桑榆(1 / 3)

這一日,寒冬凜冽,鄴城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但城中一處地方卻是另一番景象,隻見那裏的人摩肩接踵,揮袖成雲,和城內形成鮮明對比,那處地方正是剛完工不久的“鏡花樓”。

鏡花,也作虛幻景象,這二字似乎代表著虛幻飄渺的境界,傳說此二字從禪意中所悟,即所謂的緣起性空,諸法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謂“重屋為樓,四敞為閣”,這其中的樓,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當時主要用於觀敵瞭陣,後來發展成為供人居住的住所,主要用於女眷居住;而閣四麵皆有窗,且也設有門,主要是環閣漫步、憑欄觀景,作用不同。因樓、閣二者都是重屋,所以常作一起稱呼,稱之為“樓閣”;又因城牆上也常起樓,所以也有“城樓”的稱呼。

漢代時,皇帝多崇信神仙方術之說,認為建造高峻樓閣可以會仙人,其中漢武帝時建造的井幹樓高達“五十丈”。

此處鏡花樓,樓高七丈,共四層,略低於“三台”,進入樓內即有兩鏡相照,映射鏡花之意,之後重重涉入,迭出無窮。隻是奇怪的是,尋常的樓,多狹而修曲,但此處卻是顯得寬敞無比,隻是抬頭一望,空靈幽深,彷佛陷入幻境。

也正因如此,此處才能站得下江湖武林的許多豪傑,想來是刻意為之。聽說此處鏡花樓完工不久,能達到如此精妙的水準,已是十分難得!

現如今江湖上都在傳武林四大梁柱分別是這:南雲台、北琅琊、西鏡花、東玉堂。其中雲台、琅琊閣分別出自南境五湖,而鏡花樓、玉堂則是北境聞名,比雲台、琅琊閣更加難得的是,它們似乎不局限於某處地點,更多的已經成為了北境百姓心中的武林象征,其寓意不言而喻。

蕭絮此次身旁隻帶了之前的在屋內講解的那名護衛,名為“蕭定謀”,另一名護衛是他的孿生兄弟“蕭定權”,二人皆出身於蘭陵蕭氏,也是雲台門主蕭雲的心腹。

由於此次“飛花大典”,涉及的江湖人士太多,而蕭定謀和蕭定權二人一文一武,其中蕭定謀多年居於三齋,鮮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此處由他陪同進入鏡花樓當中。而蕭絮則是化了身打扮,女扮男裝,頗有些英氣。

四人都是用了其它身份混入鏡花樓,所以也無人注意,隻是此處並沒有像想象中一樣防守緊密,門外的鏡花樓兩名婢女對身份也是匆匆一略,沒有過多追問。

陸時看著四處人頭攢動,發牢騷道:早知道什麼人都能進入此地,就不…

還未說完,隻見蕭絮、老白二人緊盯著他的眼神。

陸時接著說下去: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老白笑了笑,然後拿起腰間的酒葫蘆,打開酒塞,大口喝了起來。

陸時苛責道: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喝酒!

老白伸了個懶腰,說道:就是這時候喝酒才好,不然緊張兮兮的,別人還以為我們要幹嘛呢!

陸時一時無語,蕭絮則四處張望,沒有多說什麼。蕭絮身旁的蕭定謀淡定許多,更多的是看著來往的江湖人士,雖說他多年未出“三齋”,但是雲台有一門絕活,便是人人都會作畫,畫的再差的,大多也有三、四分像。而“三齋”儲藏著不少宗門子弟的畫像,蕭定謀作為能待在三齋中的人,記憶自然也是不會太差,所以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腦中大概也有了許多印象,知道哪些是敵是友。

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四處有樂曲奏起,在場眾人都有些恍然。

蕭絮看著四處的擺設,對著老白說道:看來這個鏡花樓尊主,真是不簡單!

老白說道:數年時間,能將“北鬥七殺”攬入麾下,並成為同“雲台”齊名的組織,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蕭絮接著說了下去:不是說這個,之前隻是聽說鏡花樓的名氣,想著或許是北境多年戰亂,武林人士多有斷層的緣故,加之這個鏡花樓因時而變,隨事而製,得了先機,才有能和雲台齊名的本事。但是看著此地的布置和擺設,以及人員的調動,此人用人辦事,也是一把好手!

陸時湊近過來問道: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