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專心工作兩年,柏瀚從小魚變成羽翼豐滿的飛鳥,南下深圳。(1 / 1)

柏瀚一邊在這個離雜誌社很近的青旅住,一邊兢兢業業地工作,情感受挫後不再想找女友。當年浙江女孩胡瑋煒從一個小小的北漂記者變成摩拜單車CEO,短短幾年時間以27億美元的市值將公司變賣給美團,變成一個商業傳奇女性。柏瀚忽然覺得上海、北京充滿了機遇,隻是在於你是否能夠發現,是否有足夠強的執行力以及能否抓住機遇。而記者是一個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信息的職業,也許自己也能發現什麼商業模式。因為沒有商業知識的背景,他開始自學看商業、創業、投資方麵的書籍。

柏瀚的采訪對象多是一些初創企業的CEO以及大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他在整理采訪對象的創業過程的書麵資料的時候,忽然就著迷於這一個個奇思妙想和勇敢的心。很多創業者是90後,甚至有很多女性,各種行業都有,TO B服務企業方的,TO C服務消費者的,服裝行業的、化妝品行業的、企業資訊管理方麵的、金融公司等。

雖然很多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把產品和服務做好並推向市場、搶占市場,維持一定量的客戶以及公司的運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似簡單的產品,必須具備宏觀思維以及完善的商業運營模式才能將他們成功地賣掉盈利。初創公司創始人多是名校畢業或者有留學經驗的年輕人,他們有更開闊的視野、更宏觀前沿的思維、也善於發現一些小而精致的社會需求。創業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很多創始人都會麵臨波折以及資金鏈斷掉或是惡性競爭的情況。但是能夠將公司運營五年以上的創始人多逆商極高。

極個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業者會選擇在大學退學,他們認為學習是一個自主、碎片化的過程,學校的學習過於被動缺乏創新性,但是大部分人不具備這般勇氣和智商水平。有很多被采訪者是大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更偏向於應屆生的管培生式培養,他們在畢業後就選擇進入大廠,然後在自己專業對口的崗位和部門工作幾年然後輪崗,了解公司各個部門運作,然後再升職到管理層,有些再上升為公司合夥人,或者利用自己積累的客戶資源開辦小型工作室或者小公司。

有一次柏瀚采訪了一位女性創業者,讓他印象深刻。她創立一家TO B的企業服務類公司,本科就讀於伯克利大學學金融,畢業後去香港花旗銀行工作了一年後回北京創業,找了自己大學同學做技術顧問、合夥人,自己主要負責開發客戶以及公司管理。創業的契機是他回國找工作,發現維克金融這樣一個大企業的官網竟然沒有融資的板塊,而在美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於是他很快意識到國內企業融資這塊的服務是非常少的,因此他毅然決然從香港回到北京開始創業,從剛開始的天使投資到A輪融資,現在企業已經成長為一個100多員工的企業。

柏瀚因為這個被采訪對象,他開始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因為打工的成長速度和財富累積過程實在是太慢了。柏瀚考取了上海複旦大學的在職MBA,一邊工作一邊讀書。隨著珠寶副業收入的增多,柏瀚手裏的現金流變多,他長租了上海一個小區裏麵的三套房子,然後分別裝修成北歐風、日式奶油風、東南亞風的青年旅社。自己則在這個小區整租了一個LOFT公寓,方便打理自己的生意。一轉眼兩年的時間過去了。

一個冬日的清晨,陽光穿過陰冷的空氣從窗戶裏麵打進來,柏瀚睜開自己29歲的眼睛,忽然之間感到非常孤獨寒冷。南方是沒有暖氣的,這種冷同北方凜冽徹底的幹冷不同,而是陰冷、濕冷,骨頭會疼的那種冷。柏瀚雖然實現了小的財富自由,但是在這個孤獨的城市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也還沒有成家、買房子。大家似乎都在步履匆匆地忙著賺錢,忙著攀比誰身上的名牌更多。這種疏離、個人主義的社會氛圍讓柏瀚更加孤獨。他忽然想去一個溫暖的城市,如同葡萄牙裏斯本那樣的城市,那時候雖然自己遠在異國他鄉,可是那迷人的地中海氣候和悠然自得的生活卻讓他幸福指數超高。

忽然間他想讓自己如同鳥一樣感性衝動一把,所以他向雜誌社遞交了辭職申請,將青旅以友情價轉賣給湖南小夥。前往韓國找尋當年青旅認識的兄弟,兩人一起在濟州島旅行了兩周,這也算是柏瀚兩年辛苦工作後對自己的褒獎吧。旅行結束後,柏瀚直接買了飛往深圳的機票。如今的他同四年前畢業來上海時的小金魚形象不同,已經蛻變成一隻羽翼日漸豐滿的大雁,蓬勃展翅南下。

坐在飛機的窗邊,柏瀚忽然想起來那一年高考結束後,他坐在家裏的電腦旁,忽而有一股巨大的空虛無力感像自己襲來,擱置了很久的悲傷這才有了縫隙流淌進心底,像樹葉中擠進來的濃霧,也像窗戶縫隙中吹進來的寒風,在日複一日令人倦怠的生活當中,沒人告訴他快樂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也沒人告訴他幸福該如何抵達,生活的雙手隻是把他放在一艘小小的船上,任由海浪的拍打搖動,未來像夢又像煙,抓在手裏又跑掉,愛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