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曆史前台——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1 / 2)

皇帝病重,也不是一件特別了不得的事情,可是對於現在的曹魏帝國來說,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誰也想不到曹睿在剛剛34歲的時候,就要見佛祖去了,人們總是認為,他這個歲數,沒有孩子也不打緊,因為到了四十、到了五十,他總會生個把孩子的,可是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他是真的不會有孩子了。

曹睿玩兒了那麼多的女人,卻沒有生下一個兒子,所以他隻能收養了兩個孩子,一個叫曹芳、一個叫曹詢。

曹芳的親生父母是個謎,有的說他是曹彰的孫子,爸爸是曹楷,但卻並不能確定。總之,大家隻知道他突然就從宮裏冒了出來,然後就被曹睿認作了皇子。從血緣上說,曹芳是個野孩子,不過我們可以推測一下,當時曹家的有為青年那麼多,可是為什麼曹睿非要認一個八歲的野孩子當自己的繼承人呢?所以隻有一個答案,在曹家這些人裏,誰也沒有曹芳和曹睿的關係近,一個八歲的野孩子能和皇帝的關係最近,最大的可能就是曹芳是曹睿的私生子,或者在當時曹芳媽媽的身份過於低賤,不夠格去做未來皇帝的皇太後,曹睿在有名分的老婆們沒有生兒子的情況下,隻好把本來可能永遠被曆史抹掉的野孩子曹芳立作養子,讓他來繼承整個曹魏帝國。

在有了繼承人以後,在公元238年12月24日,曹睿又一反常態,任命了一大堆皇親國戚來擔任未來皇帝曹芳的輔政大臣:首輔大臣是曹操的兒子、大將軍曹宇,曹宇之所以能夠擔任首輔,完全是因為和曹睿的私交非常好,因為曹睿小的時候和曹宇住得很近,從小就一起玩兒。另外的幾位輔政大臣是:曹休的兒子、屯騎校尉(禁衛軍騎兵指揮官)曹肇;曹真的兒子、武衛將軍曹爽;據說是夏侯淵孫子的領軍將軍夏侯獻;曹操的養子,驍騎將軍秦朗。

看完這一串兒名單,我們可能會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曹睿和曹丕一樣,也是嚴酷打壓皇族,隻重用外人,所以在他臨死的時候,曹家和夏侯家這兩個皇室家族,已經沒有幾個人掌控實權了,軍政高層和封疆大吏,幾乎全是外姓人。但是,曹睿在臨死前能夠做出這種部署,應該是之前很多忠臣們的建議點醒了他,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重用皇族的重要性,所以這些輔政大臣裏,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外姓人。

最讓人意外的,就是司馬懿老大爺的落榜了,在曹操的幹兒子都做了輔政大臣的時候,這位輔佐了曹操、曹丕、曹睿的三朝老臣,居然榜上無名。應該說,這是曹睿在感情和理想之間做出的一個十分艱難的抉擇,他是在明確的告訴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所有外姓大臣們:先生們,雖然你們功勞、名聲、實力都很比曹宇他們強,但你們是外人,你們永遠都是曹家的奴才,前途雖然光明,待遇雖然豐厚,但你們永遠隻能做經理,做不了股東,曹魏帝國,還是我們曹家的。

如果這些皇族能夠按照曹睿臨死前的意願順利掌權,曹魏帝國的最高權力,仍舊會在曹家內部流傳下去,但可惜的是,這個計劃,卻因為孫資、劉放的阻撓而意外流產了。

因為曹丕、曹睿一直重用外人,所以在曹睿病重的時候,實際負責朝政的,也是兩個外姓人,孫資、劉放。劉放和孫資是曹操一手提拔起來的,曹操做了魏公爵以後,任命他們同時擔任秘書郎(中央圖書館委員)。曹丕稱帝以後,設立了一個叫中書的機構,這個機構在那個時候,就是皇帝辦公室,孫資就是正職中書令,劉放就是副職中書監。中書令和中書監雖然隻有三品,但卻實際負責國家事務的上傳下達,所以非常有實權、地位也非常重要。曹睿即位以後,對孫資、劉放更加寵愛,讓他們兩個人兼任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光祿大夫(國務顧問),全都封為侯爵。

孫資、劉放不是皇室成員,卻以外姓人的身份,掌控朝廷機要二十年,自然就有很多人看不過眼,更何況,國家這麼大的一個攤子,如果特別寵愛一兩個人,也確實容易出問題。後來成為曹魏帝國重臣、當時還是中護軍(中央禁衛軍副司令)的蔣濟,就向曹睿提出過不要過度重用孫資、劉放,但是曹睿用慣了這兩位大內總管,沒有搭理這項建議。

曹肇和夏侯獻也看不慣孫資、劉放,在被任命為輔政大臣以後,他們覺得非常揚眉吐氣,把孫資、劉放就更不放在眼裏了。有一天在皇宮裏,兩個人看到那顆專門讓公雞打鳴兒的報曉樹,就說:“公雞占這棵樹也夠久了,看它還能再占幾天?”很快,二人的話就傳到了孫資、劉放的耳朵裏,他們害怕曹肇這些人掌權以後,會對自己不利,就開始想盡辦法讓曹睿改變主意,撤了曹肇這些人的職。

根據《三國誌裴鬆之注》記載,當時曹宇被任命為首席輔政大臣以後,日夜都陪在曹睿身邊,孫資、劉放想要說曹宇的壞話,可是沒有機會。12月28日這一天,曹睿越發感到自己危在旦夕,叫曹宇出宮去找曹肇那些人商議後事,當時,他的身邊,就隻有孫資、劉放和曹爽三個人。劉放感到這是一次難得的變天的機會,就偷偷把孫資叫了出來,然後讓他跟著一起說曹宇這些人的壞話,孫資這個時候仍然說不可以這麼做,劉放立刻變臉說:“現在咱們都要下油鍋了,還有什麼不可以的?!”孫資一聽,也意識到翻身的機會不會再來,立刻膽壯,跟著劉放一起走到曹睿的床前,然後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