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原先多是勤勞淳樸的農民,是那些當權者逼他們走上這條不歸路的,當了流民,就意味著將在不停的流浪中討生活,在這個亂世,這樣的生活的終點就是你倒下的那一刻。但同時他們也是最堅強的一群人,經過了這種非人的磨難,如果能把他們統合起來無疑是一隻極其強大的力量,他們有著一般人沒有的韌性,有著一般人沒有的對生的渴望,在戰場上就是一隻近乎無敵的力量。我靜靜地看著他們,麵對他們那空洞的眼神,我心裏一陣疼痛,中國人啊,為什麼你們這麼喜歡內鬥,吃苦的可都是你們自己的同胞啊。“你們還想這樣過下去嗎?”沒有人回應。“你們還想這樣過下去嗎?”依然沒有人回應,但他們的眼睛裏漸漸有了神采。”你們還想這樣過下去嗎?”“我不想”那個可敬的母親出聲了,“老爺,我不想!”開始有人稀稀拉拉地附和。...“你們還想這樣過下去嗎?”當我問到了第五遍,所有人一起高喊:”不願意“。我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從今往後,我會給你們提供需要的糧食,稻穀,這個地方皇上已經劃給我當軍營了,以後你們就是我第一批屬下,我一定會讓你們吃的飽,穿的暖,在我的地盤上再沒有人敢欺負你們,你們一定能好好地生活下去。“謝大人,謝大人...”聽著這些發自內心的話語我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動,我強壓下快要滾落的淚水離開了營地,大哥他們早就被感動地一塌糊塗,現在不知到哪裏去交流心得了。
從此,陸續到達洛陽驛站的流民們就在那駐紮了下來,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和大哥從中選出了兩千人作為我們的第一隻部隊。對於這隻部隊,我采用的是後世蒙古人的軍製,當然,對外還是宣稱用的大漢軍製。我將部隊分為十人隊,百人隊,千人隊,首領就叫十人長,百人長,千人長,之所以采用這樣的軍製,因為這樣的分法簡單易懂,我想明確每個高層的位置,知道自己負責的領域,避免含混不清,這應該是最適合的分法。大漢的軍製過於混亂,我到現在還沒明確一個校尉究竟能帶多少兵,不同的校尉帶的兵數好象也是不一樣的,我是頭昏腦脹,所以在組建隊伍時就幹脆屏棄了這種分法,現在看起來效果不錯。由於我軍較為弱小,我采用古羅馬的步兵方陣進行決戰,最前麵的是盾兵,之後依次是長戟(長矛)手,刀兵,弓兵以及輜重兵。以後有了馬匹,就全部組建輕騎兵部隊協防部隊的兩翼。將每千人的部隊集結成一個整體,在戰場上既有強大的殺傷力,又具有不錯的靈活性,這種方陣將在不久之後成為我軍的製式軍陣。目前我還有兩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是武器問題,我知道曆史,對這方麵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都比這時代的將軍看的更深更重些。秦將鐵製武器作為軍隊的製式武器,終滅了將鐵器視為洪水猛獸的東方六國;唐用更實用的騎兵戰刀取代了騎兵劍,終於在眾多的敵人中殺出血路,建立了大唐帝國;英國用火器裝備部隊,終於征服了世界,可見不同時代都需要合乎時代的武器,我吸取了曆史的教訓,用後世我還記得的那些發展比較完善的冷兵器時代的武器裝備我的部隊,但由於朝廷撥款實在有限,許多有用的武器都還沒有資金去開發,這個問題不解決,我估計就很難完成任務,畢竟我的對手是七萬訓練有素的老兵啊!第二個就是軍隊的紀律性了,我發現這個時代的軍隊不將什麼紀律,隻要能增強戰鬥力,主帥都是不擇手段的,讓部隊去屠城,引發士兵的獸欲,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可我不同,我需要的是有紀律性的部隊,這樣的部隊才能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能頑強地堅持下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讓部隊練了半個月的隊列,效果很好,練隊列可以加強部隊的士兵之間聯係,靠著那種恐怖的統一性可以產生可怕的氣勢,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現在的問題是我的時間實在太短,我在洛陽練了一個月的兵,早已引起朝廷的不滿,連太子也責備了我好幾次,如果不是老爸和不知為什麼支持我的皇甫叔叔撐著,估計我早就被以延誤戰機為名丟進大牢了,今天太子已經對我下了最後通牒,要我最遲三日後出發,哎,看來隻有利用路上的時間拉練了,我一邊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一邊構思著拉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