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雲重重上(3 / 3)

李父拍拍李竟的肩頭:“兒子,好好幹嗬,也給你老爸、老媽長長臉。”

李竟笑起來:“怎麼啦,爸?你不會是為了這句話專程跑來囑咐我的吧?”

李父:“今天小強結婚,他派了幾部車子去村裏把他爹媽和我們這些村鄰接來吃喜酒。哎喲,那個婚禮的場麵呀,真氣派!聽說小強新近提了個什麼處長,他爸那個得意勁呀!酒席上,你大伯當著那麼多鄉鄰問我:‘人家小強都當上處長了,你家小竟呢。’我臉一紅,仗著酒勁就誇起海口:‘我家小竟也快提拔了,到時候請你們喝酒。’”

李竟:“爸,你怎麼能這樣說呢?我要提拔不了,怎麼辦?”

李父:“所以嗎,兒子你要努力呀!”

李竟望著父親不語。

李父喝了一口茶,道:“我今天來,還有一個事,發子他媽病了,啥子病我說不清,反正要做手術,發子為給他媽治病把家裏僅有的一點儲蓄都用光了。”

李竟打斷李父的話:“你是要我支助他一下,是嗎?”

李父點點頭:“是的。想當初,你讀書那兩年,他沒少幫補咱家。”

李竟:“我明天取兩千,你帶回去吧。”

李父:“兒子,你出息後沒少幫補村裏人,你是好樣的,村裏人都這樣說。”

李竟:“人要知恩圖報嗬,當初我讀書時,村裏人也幫了咱家不少嗬。”

31、城市的夜景。

32、李竟寢室夜內景

床上,李父已打著均勻的鼾聲入睡。

窗前的李竟回過頭,久久地望著床上的父親。

父親蒼老的飽經滄桑的麵容。

李父的畫外音:“兒子你要努力呀!”

李竟雙眸蒙上了一層亮晶晶的東西。

李竟心聲:“爸,為了你和媽多年的辛苦,我不僅要保住這份工作,還要努力升職。”

33、辦公室走廊日內景

一個收廢書廢報的人正伸頭進一間辦公室:“有舊書報嗎?”

“沒有。”辦公室內的人答.

收廢書報的人走向另一間辦公室,將頭探進去:“有廢書報嗎?”

34、辦公室日內景

李竟與張能同時抬頭朝門口看去。

張能看看桌上一大堆報紙,然後對收廢書報的人:“你過兩天來吧,我們還要將報紙整理一下。”

李竟:“是需要整理一下,裏麵有的報紙需要保存.,現在就整理吧”說著回頭對門口還站著的收廢書報的:“你明天來吧。”

張能起身整理報紙,一邊道:“以後需要保留的報紙就放到報夾上,不需要的就放到一邊,好處理。”

門上傳來敲門聲.

李竟:“請進。”

小蘇走進來,望著張能:“董事長看了你擬的規劃,要見你。”說著遞過一張紙條:“這是他家的地址。”

張能有些抑製不住興奮,接過紙條:“什麼時候去?”

小蘇:“現在。”

張能望著手裏的紙條奇怪地:“怎麼去他家裏?”

李竟注意地望著小蘇.

小蘇一邊往外走,一邊道:“頭兒上星期骨折了,來不了辦公室,暫時在家裏辦公。”

張能對李竟:“我去去就來。”說著收起公文包出門。

李竟望著門在張能身後關上。

李竟將手中的報紙扔到桌上,全身無力地坐下。.

李竟愣愣的表情。

桌上一堆亂七八糟的報紙。

35、李竟寢室夜內景

珍珍推開窗戶:“夏天來了,應該把窗戶打開。我們哪天去買兩缽綠色植物吧,既美化居室,看書累了,又可緩解眼疲勞。”

沒有反應.

珍珍回頭,推了一把站在身後的李竟:“你在想什麼呢?我在跟你說話呢。”

李竟:“你說,我和張能的兩份規劃交上去,頭兒卻隻找了張能去談話,這是不是頭兒肯定了張能的規劃,否定了我的?”

珍珍:“你還在想這事呀?”

李竟:“我能不想嗎?如真是這樣,我還有希望嗎?”

珍珍:“你說提拔的希望?”

李竟不語。

李竟突然想起:“你說,我可不可以趁頭兒骨折,去他家看望一下他,順便就送禮了。”

珍珍笑起來:“你得了吧,小心你的‘炸藥包’把你自己炸了。”

李竟不好意思地苦笑:“這樣是不好,都說我們頭兒很清廉,很正直。”

珍珍:“是嗬,要不你這個一點背景沒有的人怎麼可能抽調到這個人人都向往的處室來?”停頓一下,又道“這處長的職位對你就那麼重要嗎?”

李竟:“上了這個平台,我就可以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幹嗬。如能從這個平台再往上走,我就可好好幹一番事業了呀。讀了這麼多年書,不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嗎?”

珍珍:“平凡的工作是偉大業績的基石,創造不出偉大的業績,做偉大業績的基石也未嚐不可。”

李竟激動地:“不,我不想做基石。為了從小就萌發的抱負,為了含辛茹苦養育我的父母,現在也為了你,我也要做出一番業績來。你知識分子家庭出身,蜜罐裏泡大的,你想象不出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多麼的不容易。”

李竟拉著珍珍在沙發上坐下。

李竟陷入回憶中:“我父母身體都很差,母親有風濕性心髒病,父親有哮喘,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那就是貧窮。”

珍珍握住李竟的手。

李竟:“我兩個姐姐成績都很好,但是貧寒的家境不允許我們姐弟三人同時上學。在我讀小學六年級那年,我的兩個姐姐被迫輟學了。輟學是她們自己向父親提出的,兩個姐姐其實一直都渴望著靠讀書走出大山,過上一種與父母截然不同的生活,但是家庭艱難的狀況使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那晚,當她們向父母說出她們的打算後,跑到村口的小河邊痛哭失聲,父母也坐在家裏默默垂淚。”

閃回:李竟家

小李竟走到默默垂淚的父親麵前。

小李竟懂事地:“爸,我回家幫你吧,讓大姐、二姐回學校上學。”

李父拉著小李竟的手,泣不成聲:“孩子,怪爸媽沒本事。”

小李竟含著淚:“爸。”

李父難過萬分地:“就按你大姐、二姐的意思辦吧。你是李家的根,我們李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李母:“孩子,你好好念書吧。有了出息後,好好報答你大姐、二姐。”

小李竟望著母親哽咽著:“還有您和爸。”

閃回畢。

珍珍眼淚汪汪地望著李竟。

李竟畫外音:“兩個姐姐輟學後去餐館裏打工掙錢,幫著父母送我跨進大學後才相繼出嫁。在大學裏我一邊讀書,一邊打工,在我讀大二那年,大姐夫遇車禍去世了,一刹那間,贍養年邁的公婆,撫養嗷嗷待哺的兒子,整個家庭的重擔一下全落在了大姐身上。我決定申請助學貸款,把打工的錢拿來補貼大姐。在我讀大三那年寒假,因打工我不能回家,我爸托人捎信,讓我回家兩天。那天我回到家中,父親對我說,孩子,你現在就不要再打工了,不然會影響你考研。你二姐寫信回來,她現在和你二姐夫在廣東一家鞋廠找到了工作,工資很高,他們可以支助你大姐一家,你就專心讀書吧。”

在李竟的畫外音中閃回以下鏡頭:

A、李父、李母及大姐、二姐把背著行李的李竟送到村口。

彎彎的山路上,李竟獨自走著。

李竟停住腳步,回頭。

村口的老槐樹下,李父、李母、大姐、二姐目送李竟的身影已變得模糊。

李竟回身繼續向前走。

李竟盈滿淚水的雙目。

B、大學教室裏

李竟坐在眾多的學生中專注地聽著講台上老師的講解。

C、一家商店門口。

李竟在卸貨。

D、李竟家。

李父在對李竟說著什麼。

閃回畢。

李竟:“父親雖然是農民,但思想卻能與時俱進,就在我剛跨進大學校門第一年,他就對我說:孩子你還要讀研究生,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不好找工作。為了考研,我起早睡晚。為了能順利地金榜題名,我聽從父親的話,不再打工,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備考上。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去老師家請教問題……”

閃回:老師家。

李竟拿著書對老師恭敬地:“許老師,謝謝,我走了。”

門突然打開。

一中年女人急急地走進來。

李竟望著中年女人尊敬地:“師母。”

師母點點頭,望著許老師和李竟,著急地:“你們快去看看,我請了個農民幫我背菜,他在樓梯口暈倒了。”

李竟與許老師急忙跟著師母向門口跑去。

閃回畢。

李竟難過地望著珍珍:“你知道我和許老師跑到農民麵前,當我看到那農民的一刹那,我是如何的吃驚嗎?”

閃回:許老師與師母匆匆跑下樓。

李竟在許老師與師母身後緊跟著下樓。

樓梯轉角處,一農民頭上戴著一頂破舊的草帽,歪坐在地上,背篼還在肩上,地上灑落一些菜。

許老師與師母跑到農民麵前。

許老師對師母:“快打120”

許老師蹲下身,輕輕拍著農民的肩:“大哥,你醒醒。”

農民睜開眼,抬起頭,竟然是李父。

李父茫然地望著許老師、師母約一、二秒鍾,馬上明白過來,慌忙起身,把掉在地上的菜揀起來往背篼裏放,一邊陪著小心:“對不起,把你們菜掉地上了。”

許老師拉住李父:“大哥,你需要看看醫生,你剛才昏倒了。”

李父:“沒事,今天中午沒來得及吃中飯……”

李父突然停止了話語,呆呆地望著許老師身後。

許老師回頭。

李竟正站在他身後,淚流滿麵地望著李父。

李竟一步跨到李父麵前,扶著老父親:“爸。”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閃回畢。

珍珍眼眶裏蓄滿淚水。

李竟:我這時才知道,二姐一家在廣東根本沒有父親說的那樣好,二姐夫在鞋廠找到了工作,但二姐要在家裏帶兩個年幼的孩子,根本不能到廠裏上班。怕我打工影響考研,父親瞞著我,拖著帶病的身體,在農閑季節來到城裏當起了臨工,用微薄的收入來補貼大姐和我。那天父親暈倒,根本就不是他說的來不及吃飯,他為了省錢,常常將中午飯免了。”

李竟說完,與珍珍久久地沉默著。

珍珍握緊李竟的手:“什麼時候我和你回家看看你父母,好嗎?”

李竟點點頭。

李竟:“自我工作後,每月都給父母寄錢,他們生活狀況一下比以前好多了,他們認為我出息了,在村裏覺得挺風光的,心情一好,兩老的身體也比以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