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營目前共有12-18歲以下的孩子四百三十六人,最後組建了三個120人編製的連隊,選出了連長3人,排長12人。剩下包括丙7房在內的76人,燕震給取了一個名字叫“教導隊”。
做完這些之後當天就開始操練,燕震先是讓每個班的班長參加培訓,由丙7房的小夥伴充當教官對班長們進行隊列訓練。一個月之後,班長們都熟練掌握了隊列操練和刺殺的技巧之後,再回到班裏操練孩兒營的每一個孩子,就這樣又過了兩個月,整個孩兒營的隊列已經初見成效,完全可以組成整齊的方陣行進。下一步燕震就開始了對火銃操作的講解和操練。
火銃也稱為火繩槍,操作共分為八步:
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火藥池,這一步很重要,因為火藥燃燒產生的殘渣經常會堵塞引火孔,造成點火失敗。
第二步,將引藥倒入火藥池,並合上火藥池的蓋子。
第三步,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因為是前膛火槍)。
第四步,取出彈丸,裝入槍口。
第五步,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槍管內的彈丸和發射藥。
第六步,點燃火繩,火繩燃燒速度較慢,是理想的點火源,但它也會隨著燃燒而不斷減少,且在夜晚時,火繩點燃後還很容易暴露,所以,槍手們需要嚴格把控點燃火繩的時機。
第七步,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火繩夾後來變成了槍械上的擊錘),由於此時火藥池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第八步,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火藥池蓋彈開,隨後引藥點燃發射藥,將彈丸發射出去。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火槍手,這八個步驟需要無數次的反複練習,形成強大的肌肉記憶。火繩槍的準確性並不高,所以才有了這個時代的歐洲排隊槍斃的戰術,就是要以密集的彈雨覆蓋敵方。但是這種作戰方式對同樣是火槍兵的雙方士兵意誌力是一個殘酷的考驗,因為一旦戰鬥開始,身邊就會不斷的有戰友倒下,直到有一方崩潰或是全軍覆沒。所以,紀律性對於火槍兵尤為重要。而燕震嚴格要求的隊列操練,不但是保證各種戰術有效執行的保證,還能起到強化士兵的服從意識的作用。
至此,孩兒營每天的操練也基本固定了下來。每天早晨燕震都會帶著孩兒營出寨門在山裏跑10裏地的山路。再回到寨子裏進行隊列訓練。午飯後稍微休息一會兒,下午單日練習刺殺,雙日練習弓馬,最後練習火銃操作的練習。對於訓練不能達標的,孩兒營的規矩簡單、直接、有效~彈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