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京師震動(1 / 2)

第14章京師震動

崇禎二年11月的北京顯得比往年更加寒冷。陰霾的天空,烏雲密布。以往恢弘的紫禁城內,破敗的樹葉被寒風卷起肆意飛舞。金黃色的琉璃瓦,因為沾上了厚厚的塵土,而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就連朱紅色的宮牆也變得斑駁不堪。

崇禎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極率軍(對外號稱十萬),避開寧遠、錦州防線,兵分三路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攻占遵化,直逼京城。

崇禎皇帝坐在皇極殿內,一臉焦急的望著群臣:“眾愛卿可有退敵之道?”

“陛下,袁督師的關寧鐵騎正在趕往京師的路上,相信不日就能抵達京師。”內閣次輔錢龍錫出列答道。

“哼!錢大人,後金的大軍現在到哪裏了?”周延儒看向錢龍錫問道。

“這…後金…應該是…”錢龍錫一時語塞。

“哼!我替錢大人說吧,後金騎兵現已攻破了遵化和三屯營馬上就要兵臨北京城下了,對嗎?”

“可…可袁督師也…快到京城了…”

“那麼請問,他袁大人這是把皇太極往京師趕嗎?這是想讓陛下替他打皇太極嗎?”周延儒殺人誅心的逼問道。

崇禎冷著臉坐在龍椅上,龍袍下的手已經死死地攥成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肉裏,現在也隻有疼痛才能讓他保持著理智而不至於暴走。其實他今年也僅僅隻有十八歲而已,卻趕上了大明開國以來最糟糕的時代,這對於一個少年人來說,實在是有些殘酷。麵對朝堂上的爭吵,崇禎感到心裏一陣憤懣。這些文武大臣們,在朝堂上吵架一個比一個能耐大,可是建奴兵臨城下的時候卻沒有一個能拿出有效的退敵之策。

“報…”背插小旗的送信兵風風火火跑進皇極殿“後金大軍已到京城三十裏處。”

“啊…”朝堂諸公這時已驚慌失措,完全沒有了往日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的氣度。

崇禎慢慢的站起身,他微微有些顫抖,這個曾經強大無比的大明帝國怎麼到了自己的手裏會變成這個樣子?建奴之所以稱為建奴,是因為出自於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曾經是遼東將門李成梁的家奴。李成梁死後,努爾哈赤頒布所謂的“七大恨”起兵反明。女真之禍,從萬曆末年一直到現在崇禎二年,大明在戰場上越來越感到吃力。

“報…”正在這時,又一騎飛馬來報“袁督師大軍也已到達永定門外!”

“唔…”朝堂上明顯能聽到眾人都籲了一口氣,不少人還輕輕的拍打著胸口。

崇禎皇帝轉過頭去,對著站在身後的王承恩說道:“走,到城牆上看看去。”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出了皇極殿。韓鄺帶著文武百官也緊隨其後。

在明末,如果說還有一支軍隊可以和八旗軍相抗衡的話,那就隻能是是來自遼東的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明末組建的一支兵力並不很多、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部隊,是明末最精銳的部隊,能與後金的八旗軍正麵交鋒。

崇禎2年秋,皇太極避開了堅固的寧錦防線,繞道蒙古,於十月戊寅日(12月11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成千上萬的後金兵如潮水般向長城湧去。毫無準備而且剛剛才因為欠餉鬧過兵變的明軍幾乎立刻土崩瓦解,當年戚繼光苦心經營數十載的防線一夜之間化為烏有。26日,濟爾哈朗,嶽托指揮的右翼4旗軍與右翼科爾沁蒙古軍突破大安口入塞,半日間殲明軍5營…阿巴泰,阿濟格指揮的左翼4旗軍和左翼科爾沁蒙古軍破龍井關入塞,斬明副將易愛。27日,皇太極親自統領的主力軍克紅山口入塞。30日,後金軍合圍了北京的最後一道門戶——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