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眼珠一轉,說道:“哎呀,玲兒原來準備和妮娜姨娘一起去練武呀。我本來想帶著你們一起上街吃早點去呢,看來我隻好帶著如煙和如夢一起去啦。”
雖然此時的社會風氣並不限製女子外出,但是作為大戶人家來說,知書達禮的女性還是講求端莊、文靜,極少外出。有了呂布母親黃氏作為典範,加上呂布正妻嚴氏的督導,府上的女子很少有機會外出逛街遊玩。所以一聽說呂布的提議,不僅生性活潑的烏孫妮娜精神一振,就連一向文靜的如煙、如夢也是眼睛一亮。三人好似將昨夜風流荒唐帶來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紛紛期盼地看著呂布,三雙希冀的眼神含情脈脈。呂布瞧得身子一酥,差點從椅子上出溜到地上去。
女兒一聽父親準備帶姨娘們和自己上街,急忙大力扯了扯呂布的衣袖。卻看到父親身子陡然一歪,呂琦玲小小的心兒一陣竊喜:看來紅臉二叔父和黑臉三叔父說得沒錯,我的確是個練武奇才——父親這麼樣的大個子,被我一拉扯差點摔下椅子,看來我的力氣還真不小。
呂琦玲連忙扶了扶呂布的身子,又撒嬌道:“父親大人,既然你準備上街,那玲兒改天再和姨娘學武,今天就好好陪你去吃早點吧。”說著又轉頭看著烏孫妮娜問道:“妮娜姨娘,你說這樣好不好?”
“好好好,都聽玲兒的。”烏孫妮娜笑顏如花地回答了女兒,又對著夫君繼續放電。
“幹爹,蟬兒也想陪你去吃早點,好不好嘛?”原來呂琦玲是拉著形影不離的幹姐姐貂蟬一起來找姨娘的。貂蟬冰雪聰明,眼見天光大亮的,妮娜姨娘還未起床,就料到一定是呂布留宿在她房中。未免大家尷尬,小貂蟬故意落在後麵。到了門前聽說幹爹呂布要帶大夥上街,急忙走進門也撒著嬌插言,連基本禮儀都顧不上了。
“吧唧。”看著十二三歲,姿容初開的絕色幹女兒——小貂蟬撒嬌的媚態,呂布的兩行鼻血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並州商貿發達,帶動著境內各城鎮繁榮昌盛。坐在街角小吃攤子的桌邊,呂布仿佛找到了前世上街吃早點的感覺。
“老板,先給我上兩碗餛飩麵。”呂布張口習慣性的說道。說完卻一陣茫然,也不知道這時有沒有這種小吃。
隻聽老板殷勤的答道:“好嘞,餛飩麵兩碗。客官你稍後,這餛飩稍稍費點功夫,一會兒就好。”他見呂布微笑點頭應允,欣喜地回頭喊道:“老婆子,趕緊地,包兩碗餛飩。”
“父親,什麼是餛飩來的,怎麼取這麼奇怪的名字?”呂琦玲好奇地問道。
“夫君(大人),餛飩麵是什麼?”烏孫妮娜和如煙、如夢異口同聲地問道。就連白紗遮麵的小貂蟬也抬起純淨靈動的美眸無聲的問詢。
“啊,這個,這個,我隻知道餛飩好吃。是用麵皮包著肉泥餡,煮熟了連湯一起端出來吃的。不過,我可不清楚這名字的由來。”呂布感覺,在幾個大小美女的麵前,沒有回答到女兒的問題有點沒麵子。
年過半百的小吃攤老板走過來,殷勤地擦拭著一塵不染的桌子,問道:“幾位夫人,小姐用點什麼?”
見幾人都沒主意,一身草原打扮的烏孫妮娜直爽地說道:“既然兩位妹妹和兩個女兒還沒決定吃什麼,那咱們就等等。呆會兒嚐嚐那餛飩,要是好吃的話,咱們就一人來一碗。”幾個大小美女俱各點頭讚同。
“好的,好的,餛飩很快就好。”老板微笑著連連點頭。
呂布掏出一把錢幣放在桌邊,問道:“老人家,我的女兒想知道‘餛飩’這個名字的來曆。可惜在下孤陋寡聞,不甚了了。你老可知道這名字的由來,能否為我等一解疑惑?”
那老板笑容更甚,飛快地拿毛巾將錢幣掃到左手,攏進袖袋中說道:“多謝客官打賞,小老兒略知一二,這就說給客官、夫人和小姐們聽聽。鄉談傳聞,聊博一笑而已。”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話說咱們大漢朝以前飽受北匈奴寇邊,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北匈奴有兩個部落首領,一個叫‘渾氏’,一個叫‘屯氏’。他們兩人凶殘無道,帶著軍隊在我們大漢邊境無惡不作。咱們漢人老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就拿肉餡用麵皮包成角兒,取‘渾屯’之音,叫做‘餛飩’。寓意恨不得吃北匈奴那兩個惡人的肉,詛咒他們不得好死,能讓邊境漢人老百姓免於戰亂,過上太平日子。”
呂琦玲滿足了好奇心,喜滋滋地說道:“哦,原來‘餛飩’是這樣叫來的。哼哼,那兩個惡人,他們幸好不是生在這時候。不然的話,等我學成武藝,跟父親大人打上草原去,咱們父女一人一個,打得他們真的變肉餡。”
呂布聽了嗬嗬微笑,其他幾個美女也嘻嘻哈哈地笑著。烏孫妮娜咯咯笑道:“琦玲生性頑皮,可有點隨我啊。嚴姐姐家教嚴謹,怪不得玲兒總喜歡跟咱們一起玩耍。”
呂布好奇地繼續問道:“老人家說這是其中一種說法,難道還有其他傳說由來麼?”
老板見這會兒沒什麼其他客人要招呼,就坐在旁邊椅子上,繼續說道:“是的。小老兒還聽聞另一種說法:相傳春秋戰國時候,吳王夫差打敗越國軍隊,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忍辱負重,被夫差放歸故國之後,向吳王進獻絕色美女西施,來施展美人計。話說吳王自得到西施之後,終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一日在宴會上,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夫差毫無興致,擱著不食。西施看在眼裏,親自跑進禦廚房,和麵擀皮,想做出一種新點心。她用麵皮兒包了肉餡,放進滾水鍋裏一煮,隻見個個兒點心浮上水麵。於是西施撈起點心來,盛進碗中,加上鮮湯,撒上蔥、蒜等作料,滴上香油,端出來獻給吳王。吳王夫差一嚐,鮮美至極,他一口氣吃完了整碗,連忙問:‘這是何種點心?’西施暗中好笑:這個無道昏君,整天渾渾噩噩,真是混沌不開。聽得吳王問話,隨口應道:‘餛飩’。從此,這種點心便以‘餛飩’之名流傳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