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小平同誌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兩個偉人同時說明了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現在的幼兒園各方各麵都比00年時好的不是一點半點的了。教具,娛樂設施,師資力量和當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劉曉六歲上的幼兒園小班,還依稀記得當時他的奶奶,帶著他去報到,和其他小時的玩伴在一個班上。
當時基本上就是一個大人一個小孩這樣。一待就是一上午的那樣。第一天上課根本就不學習,老師也不講課。就和菜市場一樣的。
當時也是很正常的嘛。畢竟要適應一下環境。嗚哇嗚哇還挺有感覺。當時還不願意寫字,有個和劉曉從小一起玩的玩伴。
從一寫到十,之後再從一寫到十,之後重複。小時候的方格本,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
人家一會寫一張,找老師看看,老師打一個100分。劉曉的奶奶怕人家累到,一個勁的說別寫了,別寫了。你說搞笑不。
慢慢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每天劉曉的奶奶上學送,小學接的。日子還是一天天的過來了。
漸漸的再大一點,開始自己去上學了。每天上午2毛的零花錢,下午2毛的零花錢。日子過得很是舒服,有時候2花完了還沒上課就又會回家拿2毛錢花。
經常見到那種不願意上學的同學,家長送來了之後,哭著喊著不上學,之後家長把孩子扔給老師,老師拉起孩子,孩子兩腿離地,不往教室走。
不知道有沒有同樣經曆的90後啊,劉曉就是因為沒有得到2毛錢的零花錢,而哭鬧。不過也是被老師拉去教室了。
幼兒園的生活還是很快的,有兩個表兄弟,不愛學習,每天上學來了之後,就跑去廁所旁的一條不知道幹什麼用的,用磚砌起來的寬30-40公分的甬道裏玩,一次兩次老師批評教育。
等次數多了之後,老師就會叫家長來了。家長來了以後就把兩人揪出來了。場麵非常的滑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的是一個竹蜻蜓似的塑料的,用手一搓就飛的那種。劉曉和朋友就買那個。一搓就飛到人家房上了。連續買好幾個都是這樣,最後沒辦法了,下課後倆人就跑到人家房上去撿。
說到寫1-10寫整張的。有的時候一上午老師不來上課,同學們就在教室裏要,嘰嘰喳喳的。劉曉就和同桌寫字。你寫一張我寫一張比著來。等老師來了,讓老師批改,他說寫了9張,你說寫了10張。隻為了老師打的100分。
那時的虛榮心還真的是容易滿足的,不像現在什麼都要比著來。
有的時候家長願意讓孩子坐在中間位置。因為坐中間,孩子能更好的看見黑板。劉曉的奶奶,還有一個老師家的孩子就爭中間位置。
他們都去找老師,讓老師換作位。結果老師也不願意得罪人,就不說話。最後演變成,今天你家的家長來了讓你家的孩子坐在中間,明天他家的家長來了讓他家的孩子坐在中間。
換過來換過去的。老師也不說話。孩子和孩子之間到時沒有什麼,為了座位的事情劉曉的奶奶還去找了老師的媽媽,說這個事情。畢竟都是一個村的。
後來那個同學就轉學了,去城裏上學了,之後就沒見過了。
還有一次劉曉坐第一排,坐第二排的兩個女生,關係很好。有一個劉曉扭頭看到其中一個女同學的鉛筆快掉到地上了。好心的提醒了一下你的筆快掉了。
結果另一個女生拿起來一看,鉛筆頭斷了,就說劉曉把鉛筆頭弄斷了。要告訴自己的家長,當時的孩子還是比較怕告家長。就求她倆不要告訴。
必須賠兩支新的鉛筆才可以。後來劉曉也不敢把事情告訴自己家裏。就偷偷的帶了兩支新的鉛筆到學校,給她倆。
最後還是有個女生說,不能要,要了不是好學生了。後來就沒有要。
哈哈小孩子嗯世界就是這樣的單純。
不知道大家上幼兒園的時候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